首页
> 山东会计信息专题 > 财会信息

关于印发《迟海滨同志在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班上的讲话(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0-10-10 00:00 浏览次数: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文件

 

 

 

中珠[2006]39号

                                                   

关于印发《迟海滨同志在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班上

的讲话(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铁道、新疆农垦及计划单列市珠算协会:

首期全国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班于8月13日8月2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在21日的结业典礼上,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长迟海滨同志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首期全国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班”具有重大意义,认为它是我国珠心算教育开始进入规范化阶段的重要标志。然后,着重谈了珠心算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五个重要问题。现将讲话稿印发各协会参阅,并征求意见。有何修改意见,望于十月底前反馈给中珠协秘书处。

另外,首期全国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班学员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定于10月下旬颁发。由于有一部分学员的资格材料不全,获得珠心算教练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名单将分批公布,首批名单已公布在中珠协网站上(http://www.waama.org.cn)。参加首期培训班而首批公布名单中没有的同志,请各有关珠协速将他们的有关资料复印件邮寄或传真至中珠协,以便审定颁发证书。联系电话010-88191322(焦桂娟),传真010-88191321。

中珠协拟于今年寒假期间举办“第二期全国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班”,地点暂定海南,望各地珠协事先做好推荐参培人员的摸底准备工作。

附件: 迟海滨同志在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   

        2006年9月28日  

 

 

 

 

 

 

 

 

 

 

 

 

 

 

 

 

 

 

附件:

迟海滨同志在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征求意见稿)

同志们:

    大家好。这个培训班,是贯彻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珠心算教练师国家职业标准》以来,中珠协举办的第一个“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班”,意义重大。它标志着我国珠心算教育开始进入规范化阶段。珠心算教育是各个地区珠算教育界实验创新的产物,由于历史较短,在全国尚未形成公认的优化集成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过去,各个地区珠协为了适应珠心算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都各自聘请教师,开办了许多师资培训班,培养了大量珠心算教师,促进了珠心算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都免不了带有学派色彩。这个培训班不同,它按《珠心算教练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资质进行培训。在尚未形成公认的优化集成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之前,培训教材中对几个主要学派都作了重点介绍,便于教练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博采众长,丰富教学理论和提高教学水平。这个培训班培训的不是一般的师资,而是培训“教练师”,即培训种子师资。经过规范性的培训后,回到各地,负责培训助理教练师和教练员,传播相对规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这次培训班的重要性。

关于珠心算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我完全是一个外行,没有讲课的资格。我想就珠心算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讲些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珠心算教育要牢牢把握住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宗旨。我上面提到,目前全国尚未形成公认的优化集成的珠心算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存在若干个学派。大家都讲珠心算教育和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但对它的内涵和理论不尽相同,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效果也有差别。珠心算教育是个新生事物,目前最多也只能说还处于发展的中期阶段,虽然大量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充分显示它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有显著的作用,并能用对比实验测试的数据表达它对各项智力发展的影响程度。但对它发生作用的机制,还了解不多,从总体来看,它还处于创新发展的进程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不同学派和相应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是完全正常的,是情理之中的事,是符合对客观事物认识规律的。目前我还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述几个主要学派的学术特点和差异。希望各个学派,能用大海接纳百川的学术胸怀,在实践中比较研究,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优化集成的珠心算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体系。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能急,但大家都要向这个目标努力。各学派对自己的理论与教学方法有信心是好的,没有这个信心就不会有创新与发展。我国珠算教育界正在进行一项有重大深远意义的科学探索。搞科学探索,必须有鲜明的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各个学派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是不是比较好的,都要用长期的实践进行检验。凡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规范性教学,使受教育的儿童在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阅读效率、学业成绩和智商诸方面有显著提高,经过跟踪调查表现有发展后劲的,才能证明你这个学派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是好的。凡经过实践检验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就证明你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是不完善的,需要探索改进。在珠心算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探索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没有禁区。我建议,各学派在进行珠心算教育科学探索时,都要明确设定探索目标,也要考虑在信息化时代,你设定的探索目标社会可接受性,从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为。从珠心算教育的现实情况看,最受社会欢迎的还是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为目标的珠心算教育。这是社会经济环境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切市场行为,都是以竞争为特点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将来就业市场竞争中取得相对有利的条件,愿意叫子女学习珠心算。这是珠心算教育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能长期坚持并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再从国际竞争大环境来看,发展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为目标的珠心算教育,也十分必要。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经济竞争力,核心是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源于普及性的优质教育,使人一代比一代更聪明,更有智慧,更具有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许多发达国家加强了脑科学研究,进行智力潜能开发。美国国会于1989年通过决议,将20世纪90年代定为“脑的10年”;欧共体在1991年成立了“欧洲脑10年委员会”;日本于1996年完成了“脑科学时代”的规划,都投入了大量研究资金。我国也十分关注脑科学研究,成立了神经科学学会,于1995年、1997年和1999年召开了三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此基础上拟定了“脑功能及其细胞与分子基础”研究课题,列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不论从国内人民大众的殷切希望看,还是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看,都要求珠心算教育要牢牢把握住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为宗旨的大方向,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为发展素质教育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我们力所能及的责任。

二、发展普及型珠心算教育与因才施教。目前,有些对珠心算教育缺乏了解的人士,认为珠心算教育主要是培养少数尖子生,难以发展普及型的珠心算教育。这是误解。大量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表明,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可以达到普及程度。内蒙古教育学会组织大样本量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实验班、对照班各三十多个班,学生各1500多人,1至5年级的数学考试成绩分别是:1年级实验班数学成绩领先对照班6分(96分?90分),及格率实验班领先10个百分点(100%?90%);二年级实验班数学成绩领先10分(94分?84分),及格率领先14个百分点(100%?86%);三年级数学成绩领先13.8分(84.6分?70.8分),及格率领先14个百分点(100%?86%);四年级数学成绩领先16.4分(86.6分?70.2分),及格率领先24个百分点(100%?76%);五年级数学成绩领先20.8分(90.6分?69.8分),及格率领先28个百分点(100%?72%)。再从思维灵活性和思维品质独创性对比测试看,一年级两班测试情况没有明显差别;二年级至五年级测试数据显示,实验班显著或非常显著好于对照班。这两项测试情况,充分表明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作用,可以达到普及的程度,不是只惠及少数尖子生,而是可以惠及全体参加学习的学生。它的普及性比对照班还要好。当然,也有学校教珠心算时,注意对多数学生的培养,而忽视对后进生的指导帮助,出现了一部分学生开发智力潜能效果好,一部分学生效果不明显的情况。这是珠心算教学中没有注意因才施教的问题,不是珠心算教育功能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教学工作得到解决。但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切实解决。老师要因才施教,对大多数学生,要使他们有多学习一些本领的机会,有利于他们各项智力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差一些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和帮助,使他们能跟上学习进度,智力潜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说,学习珠心算的学生在课业成绩和智力潜能发展方面,都能达到相对均衡的水平。不能这样要求,因为在各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学业成绩都会有一定分数差。所有珠心算教学单位,都要以发展普及型珠心算教育为宗旨,组织好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广大关心子女教育成长的家长们欢迎,才能有利于珠心算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

三、重视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珠心算教育就是训练比赛选手。我接触珠心算教育的初期,也对珠心算的速度、难度训练不理解,怀疑它的必要性。随着调查、学习逐步深入,向珠心算老师请教,观察比较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逐步改变了看法,了解到双手拨珠、听算、看算的速度、难度训练,是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训练,是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主要方法。我接受这个观点,有4个根据:1、珠心算教学是在小学生中训练珠算比赛选手过程中发现和发展起来的,没有珠算比赛和选手训练,可能不会产生珠心算。2、我到学校调查时注意了解这个问题,询问每周珠心算课时数和教学与训练时间匹配情况。从追踪调查资料看,我注意到适当重视训练的学校学生的后期发展比较好,有后劲;重教轻练的单位,学生的后期发展优势不明显或没有显示出有什么优势。3、训练符合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给我们很多重要的启示,著名脑科学家孙久荣教授在他编著的《脑科学导论》中指出:人的智力发展受“先天基因和后天刺激”两个因素影响。“学习和记忆涉及广大脑区和神经网络,所以巩固记忆需要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刺激的输入,需要重复刺激。”“大脑的发育依靠各种感官信息的输入,其中视、听觉(信息)的输入对智力和大脑的发育是最重要的。实践证明只有视觉(信息)的输入才能使小猫的视皮层发育和成熟。通过训练和实践(尤其手的运作)促进神经网络的组建和突触的强化。”“记忆信息存储神经网络系统中,不是存储在单个神经元上。”“多感官的联合刺激更有效。”“心算是人类大脑皮层的一种高级活动。核磁共振脑成像显示,心算有许多大脑皮层区域参与,……随着心算难度的增加,参与大脑皮层区域也增加,右脑也开始参与,两半球参与作用的相对称的脑区越来越多。”这些论述,对理解珠心算训练的作用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珠心算注重双手拨珠、看算、听算的速度、难度训练,促进脑神经网络的组建和发展,神经网络的发展越大、越茂密,人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越强,人越聪明,这完全符合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4、日本教育学博士、国际著名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先生,发明了《超右脑照相记忆法》和《超右脑波动速读法》,对我们也有启发。前一种记忆法,主要是用图形对儿童进行记忆能力训练,先是简单无色图形,逐步增加图形难度和彩色难度。书中讲,经过400种图形训练,右脑得到开发,形成超强记忆,阅读的课文过目不忘,因此称为“超右脑照相记忆法”。后一种记忆法,是用速听训练,先是用平常速度反复听课文录音,适应这个速度记忆课文后,渐进式加快放录音的速度,最后训练阶段,放录音速度相当于平常速度的四倍。书中讲,经过这种训练,开发右脑,使学生形成高速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用翻书页的速度阅读,98%的课文内容可以记住。因此称为“超右脑波动速读法”。这两本书中讲的开发脑潜能的训练方法,前者是视觉刺激训练,后者是听觉刺激训练,同珠心算看算、听算训练是异曲同工,间接证实了“双手拨珠、听算、看算速度和难度训练的重要性”。当然,是否有书中所讲的神奇功效,有待了解观察。这两本书已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行。据译者介绍,目前日本有400多所学校试行“七田式”教学法,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相当影响。我提出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训练问题,是为了引起珠心算教练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比较、观察双手拨珠和听算、看算的速度与难度训练,在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方面的作用,逐步加深对珠心算教育的规律和机制的认识,丰富和完善珠心算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四、注意适时施教。适时施教,就是在儿童最适宜的年龄段教授珠心算。我在各地调查中,有些老师讲,儿童学习珠心算有关键年龄段,最适宜学习珠心算的年龄,有的说4~8周岁,有的说6~10周岁,最迟不能晚于12岁,晚于12岁开始学习,一般难以形成“脑珠象”,即使能出现也不清晰。这是老师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这个认识值得重视,可能同儿童脑发育的进程有关,提示我们在发展珠心算教育中,要注意适时施教,才能收到比较好的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效果。学前儿童脑发育的可塑性强。孙久荣博士在他编著的《脑科学导论》中指出:“6月龄前婴儿脑重量是400克,占成人脑1300~1400克的25~30%。”“9月龄的脑重量为成人的50%。”“15月龄的重量为成人的75%。”“5~6龄的脑重量是为成人的90%。”人在“出生前后到学龄前是脑重量的增加和脑质量的提高,包括神经元和突触数量的增加、神经网络框架和模式定型及完善的最有决定意义的时期。”“早期的适宜教育是充分利用脑的可塑性、开发大脑皮层智力、建立茂密神经网络的黄金时期。”“因时施教是将大脑发育的内在规律与外部环境的人为刺激和学习结合起来,用后天的经验去促进脑发育。”“脑内数以千百万亿计的神经元之间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要想联系正确无误,需要神经细胞进行活动练习……实际上所有哺乳动物在出生前一些神经元的树突棘已经发育,但大部分神经元的树突、树突棘和突触要在后天刺激的情况下发育和建立。”神经元和突触有个“不用作废的原则。”人出生后“突触连接而成的神经网络的基本框架变化比较小,而其连接的丰满程度是可塑的,直接受后天的影响。”“实验发现,刚刚出生的小猫神经元的树突很少,随着成长过程神经元的树突才逐渐羽翼丰满。如果出生后就遮住小猫的眼睛……其神经元树突数量比对照动物大减。”“白冠雀在5~30日龄时,只要听到双亲的鸣叫就能学会鸣叫。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再也学不会白冠雀特有的叫声了。”最近我请秘书处的同志在北京图书馆查阅并复印了印度狼孩的资料。英国传教牧师辛格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的边远山区传教,当地居民反映,狼群中有“怪物”。他们于1920年9月组织人进行调查,发现了狼群,打死了大狼,抓获了两个“怪物”。仔细观察,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两个女孩。根据生长情况判断,大的约8岁左右,小的约18个月左右。为什么被狼叼去了而不被吃掉,还能哺喂成活、生长,原因不明。两个狼孩一切行为都同狼一样,不会双腿站立,四肢着地行走;不会说话,同狼一样嚎叫;不会用手抓取食物,同狼一样用口撕咬,饮水用舌舔食,但听觉、视觉和嗅觉功能发展得很好,超过人的水平。传教士夫妇将二个狼孩留在他们办的孤儿院中进行抚养和教育。小狼孩活了11个月病死了,大狼孩17岁病死。大狼孩回到人类社会9年,在传教士夫妇精心抚养和教育下,尽管逐步学会用双腿站立和行走,用手抓取食物进食,习惯了穿衣服,但智力发展得很差,7年时间仅学会了45个单词,直到死时也没有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脑科学一般认为人的智力发展靠“先天基因和后天刺激”两个因素的影响。按此推理,狼孩是人,具有人的基因,8岁回到人类社会,年龄还小,经过9年的教育,属于人类应有的智能,应该得到适当的恢复,但实际收效很少。狼孩的情况可能证实儿童时期脑功能发育有一个敏感时期,在这个敏感时期,脑功能可塑性强,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和教育,智力潜能会得到很好的开发。反之,“不用则废”的规律就会体现出来。我介绍上述情况,想请同志们研究,珠心算教育重点是放在幼儿阶段好,还是放在小学阶段好。学珠心算的关键年龄段,如按4~8周岁考虑,有4年时间,其中二年半是在幼儿园,一年半在小学,在幼儿园教珠心算比较合适。如按4~10周岁考虑,有6年时间,二年半在幼儿园,三年半在小学,幼儿园和小学都适宜学习珠心算。但从可用于珠心算学习的课时方面看,幼儿园在课时数上能得到保障;而小学,珠心算教学只能利用地方和校本课时,好几个学科争夺地方和校本课时,授课时间难以保障。另外,幼儿园,教数学只有口算,没有笔算,口算与珠心算教学结合,效果会更好。从儿童脑功能可塑性、授课时间保障和口算与珠心算教学融合效果好考虑,在幼儿园开展珠心算教育的前景看好。当然在幼儿园中发展珠心算教育,一定要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环境,引导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和主动学习,不能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幼儿园大班,要作好高位数计算与低位数计算两种算法的衔接工作。

五、珠心算教育研究要专业性研究与群众性研究两条腿走路。二十多年来,群众性研究逐步拓展领域和逐步深化,已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丰富的对比实验测试数据充分显示了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作用,并能用测试数据表达对各项智力的影响程度,受到一些国内外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国著名差异心理学家洪德厚教授,对新疆石河子市第一小学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的评价是:“本研究在某些方面,对某些传统理论和观点有所突破,例如在记忆心理学中,一般认为,短时记忆广度,在某年龄段内,是很难会有通过学习而有很大提高的,但研究成果却都显示,十一、二周岁的儿童,通过一个时期的珠心算学习,却有显著提高,大大扩充了短时记忆接受信息的容量,这是一个可喜的理论收获。”以北师大林崇德教授为主任、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同志为副主任的十一位专家,对内蒙古教育学会对比实验研究成果的评审鉴定认为:是“素质教育的成功范例”,“科学性强”,“创新性强”,“有推广价值”。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派人到内蒙进行考察,认为此项研究是“初等教育成功改革项目”,并出资制作了以“人体潜能开发的突破”为题的专题片。美国科学教育协会派专家到内蒙考察,认为他们的研究“了不起”,考察后连年向此项研究项目捐款,截止2005年底累计捐款310万元。

尽管研究探索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没有理由满足现状。目前我们对珠心算教育在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认识,基本上还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不了解或了解不多。过去的探索,都是在认知行为方面进行对比实验测试求证,研究成果是靠群众性探索研究取得的。今后的探索研究,既要在认知行为方面继续进行深化研究,更重要的是进行“发生作用机制”方面研究。机制方面研究,群众性研究还大有可为,但主要是靠科研单位进行专业性研究。这方面研究,经教育部和财政部领导同意,确定珠心算教育“认识行为学方面”和“脑机制方面”两个研究项目,开展三年实验十年跟踪研究。过去我们想得比较简单,实际情况复杂得多。2004年启动,2008年将完成结题报告,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根据情况再申请后续研究项目。认知行为方面的研究,还有不少工作要做,例如:1、训练在开智方面的作用;2、教学与训练最佳时间匹配;3、取得显著提高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智效果,一般学习需要持续多长时间,累计大约需要多少课时;4、连续教学好还是间隔教学好等等。这些重要课题要靠群众性研究来做。我建议各个学派对自己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都要进行系统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工作,除学业成绩和各项主要智力因素对比实验测试外,要进行学后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后期发展情况,对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检验,逐步改进、完善、发展、提高。在群众性研究和专业性研究不断取得成果的基础,珠心算教育一定会走上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发展阶段,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体系。我相信,一定会有这一天。另外,建议同志们阅读一些脑科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对我们开拓学术视野是很有益处的。

同志们,我讲这些,多数是提供一些信息,仅供参考。大家都是有丰富经验的珠心算教练师,是珠心算教育的播种者,要承担起教学与研究两副担子,为发展珠心算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