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端会计领军人才(行政事业类)培训班
培 训 简 报
(2013年第一期 总第二期)
培训班班委
在省财政厅、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精心组织筹划下,山东省2012年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班(行政事业类)第二次集中培训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来自全省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56名学员再次汇聚一堂,进行为期10 天的集中培训。再次相聚,大家在喜悦中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十天的课程安排很紧凑,除了授课外,还安排了小组讨论和作业,为了完成一次小组作业,经常会忙碌至晚上11点多钟,但有付出就有收获,我们都觉得本次培训受益颇丰。现将我们这十天的学习和感受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堂上吸取、更新知识,讨论中感受思想撞击和友谊升华
(一)培训概况
开班第一天,佟成生教授为我们讲授了《战略成本管理》,将会计提升到了管理的高度,将成本提升到了战略的角度,同时引进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模式,通过西南航空公司、青岛啤酒的例子,让我们了解了平衡计分卡设计的流程。佟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的状态,适应了学习的环境,迅速完成了从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的角色转换。
赵敏教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参加过的课题研究,为我们讲授了绩效预算管理的基本理念、预算绩效评价基本实务、评价流程基本要点等方面内容。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和手段,评价有前评价、中期评价、后评价。但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绩效评价现状,用一句话形容真的很恰当,“理想很丰满,现实极其骨感”,预算绩效评价的制定从定性分析向量化分析转变,具体评价指标的制定、量化和细分是相当困难的,我们还需在这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莘澍钧处长为我们讲解了国库管理的相关业务,以上海市在近今年改革发展中具体实务操作为我们讲解,毫无保留的谈了财政集中支付体系及动态监控管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非税收入收缴分离、财政票据管理等具体操作流程和做法,应同学们的要求,又增加了政府会计相关内容,讲的非常细致,同时列举了一些实例,让我们印象深刻。上海是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同时也是改革的前沿阵地,他们在财政管理上的一些做法是非常科学、成熟的,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永鉴巡视员《公文写作》的讲解,博古论今、幽默风趣,博得大家阵阵掌声。从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及自己写的一篇关于收到辽宁省给上海市赠送大米的回复,告诉我们作文之道:构思为先,言从楼起,意在楼外。从苏东坡《稼说》中的诗句“博观而弱取,厚积而薄发”,告诉我们写文章信息量要大,知识面要广。以苏辙名句“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的创作过程,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这也是我们民族的软实力。王老师对公文格式的了然于心,以及公文写作的出口成章,告诉我们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多读多写,量的积累,质的飞跃。
(二)小组讨论
在佟成生教授布置小组讨论中,通过花旗银行业绩记分卡应用的举例,经过小组发言,让我们深刻理解绩效考核的指标设计合理、完善的重要性,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不合理,容易导致考核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导致本来应该是业绩好的人员,成为业绩差的人员,最终导致考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我们还认识到考核指标有一个循序渐进,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过程,在一开始还不成熟的阶段,尽量不要同工资、奖金挂钩,避免出现误差,导致考核结果偏离预期。
在徐曙娜教授给我们布置的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规则的不足、建议及看法的小组讨论中,每个小组都提出了各组独到的见解和看法,针对于《规则》是否有必要存在,它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徐教授做出总结,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规则和制度有很多交叉、重合的地方,至于《规则》是否有必要存在,目前在他们研究时也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
课后,每个小组都将讨论结果总结成文,报给辅导老师审评。通过讨论,同学们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学习态度以及钻研精神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同时我们相互之间也得到了知识的更新、理念的撞击、经验的交流和友谊的升华。
二、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员尽展风采
学习之余同学们还参加了学院安排的钢琴演奏鉴赏--国家一级画
十天紧张、愉快的学习生活结束了,我们即将踏上返程,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十天紧张的学习,让我们学习思考,学会思考,几乎每一位教授在上课时都会提到的当今社会诚信严重缺失的问题,如何重建社会诚信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争当会计行业的领军人。
主送:省财政厅、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抄送:培训班学员所在单位
执行编辑:培训班第五小组 刘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