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财政动态 > 聊城

高唐县2014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即将增容扩面

发布日期:2014-03-18 00:00 浏览次数:

“一亩地只掏三块六,可保450元,啥时候能下来?”得知今年将要推行棉花政策性保险,高唐县一种棉大户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兴致勃勃。

据悉,从2012年开始,高唐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开展政策性小麦、玉米保险工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保险、农民“三位一体”的保险长效机制,随着政府对涉农政策性保险的大力补贴和农民保险意识的逐步增强,涉农政策性保险的推行着实承载了越来越多农民的希望。

围绕特色扩险种

 记者从高唐财政部门获悉,作为农业大县,目前高唐已建立健全了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农业生产风险分散机制,由各级财政承担80%保费,农民只承担20%。从今年开始,该县还将围绕当地特色,积极扩大补贴险种,新增品种包括花生和棉花。花生保险费率为4%,每亩交保险费16元,其中农户承担20%,中央及省财政承担70%,市县财政承担10%,保险金额为每亩400元;棉花保险费率为4%,每亩交保险费18元,其中农户承担20%,中央及省财政承担60%,市县财政承担20%,保险金额为每亩450元。在保险期限内,因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因火灾、冻灾、雹灾、风灾、旱灾、涝灾、重大流行性病虫害等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农民可获得相应的赔偿。

不怕老天再"变脸"

“四亩地,八块钱,就是这小小的八块钱可帮了俺的大忙了!”,提起去年打入“财政涉农资金一卡通”里的1200元钱玉米受灾赔付补偿款,高唐县赵寨子镇农民巩金星现在仍掩饰不住心头的喜悦。

去年该县为全县农户投保玉米62.157万亩,保费为每亩10元,政府财政补贴8元,农民每亩交2元,保险金额每亩300元,保险期限为农民参保后至玉米收获。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接连的几场暴雨致我县玉米受灾严重,特别是县西南部的赵寨子镇和清平镇受灾最厉害,全县绝产面积达13.78万亩,减产8.7万亩。玉米受灾后,该县县乡两级政府连同保险公司积极查勘灾情,落实赔付问题,确保农民受灾不受损。经核实确认全县农民获得保险公司赔偿3353万元,大大减少了种粮农民因灾返贫率,群众种粮的积极性也得到大幅提高。

三方定损保收益

农业保险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程序就是定损,与一般的财产保险不同,农业保险承保的保险标的为有生命的动植物体,可变性较大。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受保农作物可能会有前期遭灾,后期又通过生长调节使得收获情况恢复,这样就会对理赔结果产生影响。同时,在不同的季节,农作物遭灾的风险率也不相同,造成损失的水平也不一样,这就使得定损成为保险业中最困难的部分”。考虑到农业险定损技术含量较高,为保证种粮农户在受灾后获得最高赔付,高唐县从今年开始严格核损程序,创新定损方式,通过保险公司、受灾农户、农业专家三方确认来核实定损。在灾情发生后,保险公司和农业部门专家在48小时内组成核损理赔专家组到现场查勘。现场定损过程中,农作物损失程度和损失面积是最重要的内容,因为这两项直接关系到最终赔偿的金额。为避免出现拿不准的情况,保险公司和农业部门专家双向核对,保证数据真实准确。保险公司现场定损完成后,保险公司人员以查勘定损报告或定损协议等形式,就定损结果与农民认识达成一致,农民对定损结果进行确认。

目前,该县“新增农业保险补贴品种”申报工作已经完成,相信等到四五月份棉花、花生播种之时,农民群众的会更加“高枕无忧”。

 

信息来源:聊城市财政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