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一身土,雨天能养鱼”、“白天脏乎乎,晚上摸瞎乎”,这是杜郎口镇驻地曾经的真实写照。为改变这一落后面貌,新一届常委政府下决心筹措资金,把镇驻地打造成了杜郎口镇生态文化建设的又一张新名片。
抓硬化,街面新铺柏油路。2014年初,在县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38万元,对镇驻地路面进行全面硬化,油面宽12米,总长3200米,保障了镇驻地主干道畅通;下半年,利用一事一议资金,投资98万元,建设了东西贯通、南北相联的下水管道,解决了雨天无法排水的难题。
抓绿化,高标准栽植国槐。2015年,多方位筹措资金,投资66万元,路两侧高标准种植国槐338株,米径全部达到12公分以上,分支点2.5米以上,总高超过5米,树干通直,冠幅饱满,并以拓花大理石围挡成树池;制定奖惩措施,与各门头房业主签定管护责任书,对绿化树的成活和生长管护责任到人,确保来之不易的投资达到长期绿化美化的效果。
抓亮化,安装新型太阳能灯。借助公益维护资金,投资17万元,以原有灯杆为依托,南北街两侧安装新型太阳能路灯35盏,解决了镇驻地夜间照明问题,方便了群众的夜间出行。同时,灯火阑珊也激发了群众对娱乐活动的追求,每天晚上吸引了广场舞团体十几个,参加人数近百人,街头夜市也随着户外活动人数的增加而悄然兴起,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抓净化,建立卫生管理机制。镇党委政府借助城乡一体化的契机,每间隔50米放置垃圾回收箱两个,并在镇驻地配备保洁员4人,建立垃圾收集清理长效机制,对镇驻地的净化和美化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