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四维合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显成效
一是横向到边,支付领域“全覆盖”。2009年上半年,在70个预算单位启动集中支付改革,下半年在市直部门全部推开。在资金方面,将预算资金、专户资金及往来资金一次性纳入支付范围。在账户管理上,取消预算单位原有实拨资金账户,将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的所有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2013年底,将全市隶属机关养老保险等7个不同部门主管的社保经办机构开设的27个基金收支账户统一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基金缴入财政专户、统筹支出管理,解决了基金多头管理、碎片化使用的弊端,简化了流程,提高了资金管理质效,2015年全市社保资金统筹量达到24.7亿元。
二是纵向到底,支付范围“全延伸”。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推进、前后衔接”原则,2013年底启动区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采取两种支付模式,一是“乡财区管”,将石岛管理区和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国库集中支付服务器设在区财政,区财政将街道视为一级预算单位,统一纳入区级集中支付系统运行;二是“乡财乡管”,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其余9个镇的改革工作由市局统一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服务器设在市财政局,将镇视为一级政府,各镇之间数据库独立,互不交*干涉。将支付流程整合为指标管理、计划申请等10个环节,合理区分资金性质,细化岗位设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延伸到区镇,全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了“全覆盖”。
三是全程预警,支付流程“全跟踪”。2014年7月开发启用市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动态监控”模块,将全市近200个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所有财政资金支付活动进行动态监控。财政部门可远程查询预算单位账务核算情况,跟踪单位指标和资金流向,并可根据需要提取相关数据。对超额提现、同名账户转账和敏感摘要字段等违规支付行为实施事前拦截,实现了预算资金从指标下达、计划审批、资金支付、账务核算的全程预警跟踪管理。今年9月启动了区镇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模块,全市集中支付资金监管实现了360度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财政支出管理水平。今年1-9月份,累计拦截超额提现业务268笔287万元,未通过放行105笔125万元,拦截同名转账业务98笔251万元。
四是全面推广,公务卡消费“常态化”。制定了《公务卡强制消费目录》、《市直预算单位实施公务卡制度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现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将办公费、差旅费、车辆维护费等12个结算项目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范围,对规定范围的支出,必须使用公务卡或转账方式结算。引导全市定点采购的商家和消费场所加大POS机安装推广率,营造便利的刷卡环境。针对部分部门大额工资支出、专项补助金等现金支出大的实际,协调银行办理代发工资“支付包”功能,单位将资金转账到银行开设代发户,银行通过系统批量发放,大幅减少提现业务。今年1-9月份,全市累计办理公务卡5133张,现金结算金额2170万元,下降20.1%;公务卡结算金额2528万元,增长9%,财务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真正实现了“花钱不见钱”,节约开支和源头防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