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潍坊市财政性投入教育资金160.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159.9亿元,地方基金0.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6.1%,为全省唯一公共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连续11年达到25%以上的地市。我市财政教育支出2015年主要投向: 一、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落实到位资金7.02亿元,其中市级7955万元,全面提高小学、初中、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确保义务教育保障机制顺利实施。落实到位3.05亿元,其中市级1.02亿元,健全学生资助体系,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资助面,提高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标准,确保教育公平,受益学生达27.68万人次。 二、积极推进“全面改薄”,提升市区解决“大班额”。按照优质均衡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开展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市区学校工程等。积极推进全市234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面改薄”,推进农村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改造校舍面积68.23万平方米。支持中心城区新建14所、改扩建24所高质量中小学校,缓解“大班额”问题。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8所,新增学位2.4万个。以上教育重点工程支出全市达30亿元. 三、加快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借助省市共建国家级潍坊职业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契机,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市属高职生均达12000元/生/年;支持市属学校建设特色品牌专业,办好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按照市委市政府突破滨海战略部署,全力支持滨海海洋科技大学园和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全市用于职业教育资金达14.5亿元,其中:市级财政6.2亿元。 四、推进我市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软实力。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软件建设,支持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名师培养和引进计划,进一步提高班主任补助,将全市中小学班级管理团队激励标准提高到每班每月700元。支持教师培训,健全覆盖各个教育阶段的师资培养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仅市级全年投入1095万元用于教师培训。 五、落实民办教育政策,鼓励多元化办学。健全政策体系,加快建立社会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依托全资国有企业潍坊国信教育投资公司,引导社会资本对市属民办学校投资体制进行改造等。综合运用项目贷款贴息、师资补助等政策措施,支持引进一批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建设优质民办学校,增加社会教育总资源。2015年,全市选派9000名教师到社会办学校支教,这部分师资由财政支持工资福利,2015年财政为此支出达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