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入调查摸排,掌握低收入家庭底数。通过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比对核实农村低收入家庭当年实际总收入和人均纯收入,摸清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努力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后期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做好准备。
二是做好资金测算,加大扶贫资金投入。联合相关部门共同会诊,根据比对核实情况,结合相关政策,认真做好资金测算工作,及时对接上级部门,最大限度对上争取资金,确保扶贫资金落实到位。
三是根据贫困“病情”,研究药方分类施药。主要通过实施低保兜底扶贫、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性救助、慈善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为贫困村建设农村幸福院、重要节日走访慰问困难家庭等多种途径,精准帮扶,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四是把握政策导向,实施低保兜底扶贫。2015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5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400元,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9763户31436人,累计支出资金7320.18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391人,救助资金110.91万元;实施临时救助5532户困难家庭,救助资金112.22万元;实施灾民困难群众救助,2015年发放救灾面粉、救灾款共计459万元,春荒期间拨付救灾款147万元,救助灾民8.5万人,2016年春节前发放冬令救灾款24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