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为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市财政积极强化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教育文化脱贫工作。
教育方面,更加重视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加大对贫困村“全面改薄”的支持力度,促进贫困村薄弱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学前教育发展,对贫困村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以及现有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进行补助。不断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补助力度,对建档立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资助全覆盖,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每生每年平均1200元,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普通高中、中职国家助学金平均2000元,高校国家助学金平均3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同时,学前适龄儿童免收保教费,普通高中免收学杂费,中职教育免收学费。除助学金外,通过助学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进一步做好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工作,助学贷款额度本专科生每年8000元、研究生12000元,高校学生在读期间助学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
文化方面,支持贫困村文化建设,实现省定贫困村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广场和广播电视全覆盖。加大农村群众文化团队培训力度,对贫困村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书籍更新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行补助。对省定贫困村农村文化大院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的设备购置,按照每个村5万元予以补助。结合科普示范工程实施,为省定贫困村每村安装一台数字播放终端,带领贫困村科普脱贫。加大贫困村村级经费保障力度,实现贫困村财政补助村均经费保障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增强贫困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