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财政部门不断加强库款管理,增收节支,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全力以赴,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我市自2008年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来,至2015年底已为461家市级预算单位开设了零余额账户,在我市初步建立起了以零余额账户为基础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通过8年改革,财政收支均在国库“一个口袋”内管理,使国库资金由过去预算单位分散持有转变为财政部门统一持有和管理,如2008年我市国库存量资金60.37亿元,2015年同期达到152亿元,增幅1.51倍,切实解决了过去财政资金过度分散、闲置的问题,提高了财政部门资金调度能力。 二是盘活存量,推进资金统筹使用。将分散在各级财政的“零钱”变“整钱”,把沉睡在各级财政账上的“死钱”变“活钱”。2015年,将全市2013年度之前拨付各预算单位,但各预算单位尚有结余的存量资金统一收回国库,共收回存量资金4.27亿元。同时对收回的存量进行了梳理,对于项目已完工,合同已支付完毕的净结余、结转存量资金,统一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充分发挥国库单一账户对财政资金精准,高效管理的优势,保证市级存量资金“盘活用好”。 三是清理借款,防范财政资金风险。截止2013年我市对外借款存量达到了105152万元,财政部门集中对借款进行分类梳理、全面清查、认真核对,制定分年度清理计划。截止到2015年借款存量压缩到30880万元,清理74272万元,压减存量71%;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库款管理,财政部门健全借款审批程序,明确借款手续、借款主体、借款期限、资金用途和还款计划等要素。建立了预警、通报和目标考核机制,在约定还款时间到期前30日,通告承办方及时催收并定期通报,防范财政资金形成坏账。 四是加强现金管理,实现库款资金保值增值。近几年来,我市库款规模大幅度提升,为我市国库现金管理创造了可操作空间。2012年,我市开始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工作,至2015年,共安排国库现金额度410亿元,实现利息收入7亿元,比同期活期利息收入增收5.6亿元,本息全部于当年度回笼国库,同时也激活了金融机构对我市投资、贷款的积极性,达到了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实体经济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