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泰市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厉行节约相关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上半年,全市“三公”经费支出1723万元,同比下降15.5%。
一是健全制度规范。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先后制定下发了《新泰市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公务运行标准》、《新泰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会议费管理办法》、《培训费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体系,真正实现了“用制度管钱、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二是强化预算约束。按照新《预算法》要求,编制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增强了预算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从严编制项目支出预算,项目由市财政根据财力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统筹安排,以集中财力办大事。将各部门的收支情况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将公开范围扩大到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单位,今年4月将全市82个部门单位的预算情况进行了公开。
三是规范支出行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控预算追加,切实做到“无预算、不支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严格划分各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的范围。将所有预算单位及财政预算资金、代管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运行,今年上半年,全市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支付资金18.6亿元,直接支付比例94.1%。进一步扩大公务卡的使用范围,将市级公务卡强制结算项目由原来的2项增加至7项,提高了公务消费支出透明度。截止目前,全市150多个预算单位已全部实现公务卡消费。
四是加强财政监督。开通国库支付操作系统日常监控端口,加强对财政直接支付资金的动态监控,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资金使用的所有环节,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安全。会同纪检、审计和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各预算单位的财务监管,对账务处理不规范及资金使用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开展了差旅费管理和公务用车管理以及津贴补贴发放情况检查、办公用房清理整治“回头看”检查、公车专项整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等财政检查监督工作,切实维护了财经秩序,保障了各项财经法规有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