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财政动态 > 烟台

莱山区三项措施,提升“乡村连片治理”成效

发布日期:2016-08-18 00:00 浏览次数:

 

  作为山东省财政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试点,莱山区解甲庄街道以辛安河湿地景观带为轴线,以繁荣庄、朱柳、南水三个文化和自然优势突出的村落为发展中心,串联起“一带三心七村落”的“乡村连片治理”项目。依托省级“乡村连片治理”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放大生态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突出“幸福养老院”和“乡村文化”的特色,力求做到“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全力推动“乡村连片治理”工作开展。 一、抓好区域规划 今年3月份,根据省财政厅专家对申报项目反馈意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各村连片治理项目认真分析、梳理,敲定治理项目,力争每个村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实现提档升级。同时,严格履行民主程序,继续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放在首位,持续巩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成果。聘请专业设计院和测绘公司,历时一个多月,逐村完成了项目测绘、施工图纸编制等工作,对繁荣庄、李家疃、姜家疃、林家疃、朱柳、南水、北水等7个村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村亮化、美化绿化及管网配套工程。计划投资400万元,完成政府大街1600米,马屯线东解—林家疃段6000米,滨河路繁荣庄村南-孔辛头段8000米共60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初步实现辖区路灯全覆盖。计划投资80万元,完成李家疃、姜家疃、滨河路等地绿化节点建设,对李家疃休闲广场、姜家疃2处休闲广场、北水村东绿化进行提档升级,建休闲亭3处,安装置石、座椅等配套设施。朱柳村幸福院建设,将辛安河两侧村庄的污水进行雨污分流,并入污水管网。在姜家疃、李家疃、南水、朱柳等村安装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5月20日到6月21日,完成了公告发布、投标及中标公示工作。目前项目已按实施方案的时间节点全面推进,预计10月底将完工。 二、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区、街、村三级分别成立“乡村连片治理”领导小组,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强化资金保障,对乡村治理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和县级报账制度。按照省财政厅要求,聘请异地监理公司全程跟踪,第三方资金项目监管中心把关审核,制定每周调度例会制度,每个项目派一名机关干部、一名村级质量监督人员参与巡查,对问题及时反馈到监理公司,监理公司负责督导施工单位限时整改。 二是强化制度保障。认真落实《烟台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烟台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金管理实施办法》,制定实行了《莱山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暨乡村文明行动的实施意见》、《莱山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暨乡村文明行动考核奖补办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在区、街道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预算优先安排项目资金,发动社会各界投身公益事业,积极筹措建设资金。2016年,共筹集资金1095万元,其中,省级奖补700万元, 市级奖补200万元,区本级奖补100万元,街道财政投入80万元,村集体投入8万元,村民筹劳折资7万元。按规定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和县级报账制度。 四是加强监督考核。在项目实施期间,强化督导巡查措施,现场巡查,对出现的问题督导解决,限时整改。加大对项目所在街道的考核力度,将“乡村连片治理”成效作为对街道考核加分因素之一,同时,要求街道对村级实施绩效评价。 三、注重整体提升 解甲庄街道通过乡村连片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打造等,奠定了街道发展乡村旅游生态产业的基础,提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承载力,注重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实现辖区各村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全面提升。乡村连片治理工作完成后,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结合此次乡村连片治理行动,对未列入连片治理的村庄,一并按照相关建设标准进行巩固完善提高。解甲庄街道将以乡村文明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大企业、大集团、开发商,开发重大旅游支撑性项目,促进旅游景区投资多元化,壮大旅游发展规模,达到“农民致富、集体增收”的双赢局面。

信息来源:莱山区财政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