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青岛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4-2020)》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多措并举支持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2016年全市职业教育支出(含教育附加)32.6亿元,较2015年增长17.8%。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获得37个一等奖,金牌数量创历史之最。 一是提高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比例。市、区(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按照不低于30%比例,统筹用于职业学校发展。 二是支持职业教育对口贯通建设。2016年安排700万元,重点支持国际贸易、酒店、数控等13个中高职专业联盟建设,促进中高职一体化融合建设;安排200万元,支持普通本科“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截止2016年我市11所中职学校与6所本科院校在14个专业领域开展合作,打通了中职学生提高学历层次的“通道”。 三是支持在青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市校共建。安排资金1亿元,连续5年重点支持50个高职重点专业,每个重点专业支持200万元,为青岛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四是支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安排资金320万元,支持中等职业学校设立特聘兼职教师岗位,每个岗位每年补助5万元。 五是支持现代学徒制试点。安排资金600万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青岛特锐德电气公司、青特汽车公司等13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