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当地镇街、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努力打造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的目的。
一、推进“生态环境”工程
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收集池,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三大堆”、漫流污水。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统一设置秸秆、柴草集中堆放地,村内无草堆、粪堆现象,房前屋后杂物有序堆放,条件允许可统一规划建设整齐美观的草棚子。在村内街道两侧、房前屋后合理砌筑排水沟渠。
3、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二、推进“生态经济”工程
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园区采摘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优质苹果、无公害蔬菜、葡萄、蓝莓等生态农业采摘园,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
3、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农村农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