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发布《关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示范样板,培育30个以上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形成“1+30+N”的创新体系,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左右,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0%左右。
《意见》指出,以科技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共同体,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用5年左右的时间,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示范样板,培育30个以上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同时带动各地建设一批不同主体、不同模式、不同路径、不同方向的创新创业共同体,形成“1+30+N”的创新体系。
围绕打造“政府主导创环境、企业主体强创新、各类人才激活力、科技研发出成果、金融配套强保障、中介服务提效率、成果转化增效益”的创新生态圈,《意见》从“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产”,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左右,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0%左右;“学”,国家一流学科或进入全国学科评估A等级的学科数量力争达到20个左右;“研”,培育新型研发机构300家以上;“金”,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比达到25%左右;“服”,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用”,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左右。
实施5年培育计划
《意见》提出,统筹推进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实施5年培育计划,集中打造示范样板,构建新型运行机制。
发挥济南、青岛、烟台核心作用,统筹东中西部布局,重点依托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探索不同建设路径和模式,开展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工作。
按照省级统筹、省市共建原则,在济南组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全球高层次人才团队,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支持青岛、烟台市探索建设以对外开放合作、大企业引领、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共同体。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探索事业单位+公司制、理事会制、会员制等多种新型运行机制。省财政安排资金,根据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的目标绩效,给予每个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最多5000万元补助,建设初期先期补助40%,按建设进度拨付40%的经费,建设期满达到预期绩效目标的再给予20%的补助,未达到绩效目标的相应收回前期投入资金。
构建融合创新
根据《意见》,我省将从“促进产学研融合创新,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优化科技服务生态”三个方面,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生态。
每年组织安排30-50项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支持行业骨干企业联合省内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开展攻关。鼓励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可作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选聘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等学校担任“产业教授”,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选派科技特派员到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中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技副总”。同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继续实施“小升高”培育行动计划,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每年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精准服务。
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方面,强化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对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省财政按照其投资单个企业首轮实际投资额的最高10%给予奖励,年度累计奖励金额最多不超过100万元。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市场+投资基金+政策性担保+科技银行”的科技企业融资模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探索组建科技保险机构。
《意见》还提出优化科技服务生态,推动科技服务专业化。支持各地围绕产业链布局服务链,引进培育有资质、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团队,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发展。促进科技服务产业化。培育一批新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围绕“十强”产业补齐服务短板,统筹布局一批中试基地和检测分析平台,满足成果转化和工程化需求。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快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
“《意见》的出台,对于推动我省的‘双创’工作,推动实体经济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省政协委员、省创新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录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意见》中“1+30+N”创新体系的提出,正值我省当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这对于进一步增强我省对高科技企业与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意见》的出台,可以引导、激励、调动企业研发的积极性,不断凝聚创新创业的多方力量,吸引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科技企业,来到山东投资兴业,搞研发搞创新。”孙录宝说,“我们期待《意见》落地落实落好,搭建更多更好的‘双创’平台,推动产业技术研究,让更多的新专利、新工艺、新技术、新发明诞生在山东,为我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为持续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提供了支撑。”省政协委员、山东省自主创新促进中心主任李新峰表示,在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以新技术、新动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意见》中“优化科技服务生态”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是李新峰关注的焦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是影响到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意见》中提出‘推动科技服务专业化、促进科技服务产业化’等,有助于推动我省的科技服务业更加行业化、专业化,从保守走向活跃,为更多的企业和高精尖人才搭建桥梁。”同时,李新峰建议给予科技型小微企业更多的政策倾斜,“当前,我省的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万家,与广东省的4万多家、江苏省近2万家,有着明显的差距。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议在进一步的政策制定中,更多地从‘小’处着手,让山东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数量更多些,壮大我省的高新企业队伍。”李新峰还建议根据《意见》量化考核,狠抓落实,“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为我省的创新创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