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日期:2020-01-14 14:30 浏览次数: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政策背景及实施的目的

    1.项目立项背景。《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纲要,依据三部委联合印发《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解决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原山东省农机局、财政厅2017年继续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

    2.项目实施目的。围绕《中国制造2025》及山东行动方案确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聚焦农机产品供给侧改革,加快推动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研制、集成和应用适合现代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二)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

    1.项目内容

    2017年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内容分三类:一是农业生产重点环节机械装备研发创新项目,包括大功率、高性能动力及耕整地机械研发创新、种植机械研发创新、田间管理机械研发创新、收获机械研发创新和其他农机装备研发创新。二是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创新项目,设立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创新、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创新和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创新三个主课题,根据主课题总体内容要求分设相应研究方向子课题。三是农业规模化生产技术装备配置优化研究与验证项目,根据农机装备水平现有基础和发展趋势,针对小麦玉米规模化生产中耕整地、播种、中耕植保、灌溉施肥、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体系的配置进行优化研究与对比验证。

    2.项目预算支出情况

    2017年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省级预算资金7850万元已全部下拨。截至评价基准日2019年7月,已完成项目涉及省级预算资金3480万元,已实现预算资金支出3042.70万元。详见下表:

    预算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承担项目单位

    省级预算资金

    (万元)

    项目预算支出

    (万元)

    省教育厅

    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创新

    研究开发

    山东农业大学

    750

    546

    裹包青贮饲料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发

    研究开发-子课题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80

    70.23

    青贮秸秆饲料全混合日粮制备一体机创新研发

    研究开发-子课题

    肥城市畜丰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50

    47.24

    青贮玉米收割打捆裹膜一体机研发

    研究开发-子课题

    山东芳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80

    72.30

    草捆自动捡拾码垛运输车的研制

    研究开发-子课题

    山东双佳农装科技有限公司

    80

    71.22

    秸秆场地化饲料生产装备系统开发与示范

    研究开发-子课题

    山东龙泰畜牧机械有限公司

    50

    50

    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开发

    青岛农业大学

    760

    609.11

    大蒜种植机

    优化提升

    山东理工大学

    50

    43.3

    马铃薯田间管理及智能化联合收获机研究

    优化提升

    青岛农业大学

    80

    60.13

    大功率农用柴油机升级改造技术应用研究

    优化提升

    济南大学

    100

    90.39

    高效水肥(药)一体化喷灌机的研发

    优化提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50

    45.85

    省农科院

    多作物智能深松精播联合作业机研制

    研究开发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50

    50

    玉米穗茎兼收与秸秆打捆留茬切碎一体机研制

    研究开发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100

    98.27

    枣庄市

    马铃薯带芽播种机研究开发

    研究开发

    枣庄海纳科技有限公司

    80

    80

    潍坊市

    高效、智能化高端圆捆机研究开发

    研究开发

    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80

    80

    大型动力换向拖拉机的研发

    研究开发

    山东潍坊鲁中拖拉机有限公司

    150

    150

    自走式高密度智能辣椒移栽机研发

    研究开发

    诸城瀚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80

    80

    挠性圆盘式大葱

    自动移栽机的研制

    研究开发

    山东华龙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50

    50

    农牧副产物无害化处理多功能酶解发酵一体机研究与应用

    研究开发

    山东百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80

    80

    泰安市

    牵引式电控方草捆捡拾堆垛机

    研究开发

    山东迪肯重工有限公司

    80

    80

    济宁市

    打捆式大蒜联合收获机研发与示范

    研究开发

    山东省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80

    80

    智能大蒜精量播种机研制

    研究开发

    山东省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50

    50

    玉米籽粒收获与秸秆打捆灭茬一体机研制

    优化提升

    山东国丰机械有限公司

    100

    100

    5XFZ-50型粮食清洗机研制

    优化提升

    山东绿源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80

    80

    日照市

    智能化自走式小麦联合收获机研发

    研究开发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80

    80

    临沂市

    智能化两垄四行花生联合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开发

    临沭县东泰机械有限公司

    80

    80

    德州市

    马铃薯储前高通量预分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开发

    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50

    50

    滨州市

    基于FPGA控制技术的精准固体有机肥施肥机研制

    研究开发

    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80

    68.66

    合计

    3480

    3042.70

    (三)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通过实施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自2015年起,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一个突破”、“两个改变”、“三个一批”,全面提升农机研发创新综合实力,加快研发创新成果转化推广与示范应用,引领推动山东省农机发展迈上新台阶。“一个突破”,即突破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起研、推、用一体化的新机制。“两个改变”,即改变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发展水平滞后于生产制造发展水平的状况、改变山东省粮食作物生产装备不全不优和经济作物生产装备短缺落后的状况,有效推动山东省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与经济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三个一批”,即研发创新一批关键急需、新型智能的农机装备,优化提升一批技术先进、功能适用的农机装备,验证示范一批复式高效、质量可靠的农机装备,加速农机装备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全面提升现代农机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年度绩效目标

    实施2017年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通过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的集成创新、生产关键环节技术装备的原始创新和高效、智能、节能环保高端重大装备的优化再创新,推动山东省农机装备供给结构进一步丰富优化,为现代农业生产水平提升提供有效装备支撑。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评价的范围和目的

    1.评价范围

    为2017年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已完成项目,截至评价基准日2019年7月已完成项目,涉及省级预算资金3480万元。

    2.评价目的

    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通过第三方开展的绩效评价,客观公正的检查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考评资金支出效率和综合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分析省级预算支出项目在决策和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加强省级预算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下一步预算资金安排,完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

    3.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预〔2018〕167号);

    4.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

    5.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

    6.《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鲁发〔2019〕2号);

    7.《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4〕20号);

    8.财政部《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3〕53号);

    9.《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鲁财绩〔2018〕7号);

    10.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

    11.《农机局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的通知》(鲁农机计字(2015)6号);

    12.《2017年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申报指南》(鲁农机计字〔2017〕1号);

    13.《关于下达2017年度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鲁农机计字〔2017〕7号);

    14.2017年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申报批复材料;

    15.业务管理、资金管理制度、项目实施档案及其他有关材料等。

    (三)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4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7年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进行评价;评价体系涵盖项目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

    (四)评价方法及实施过程

    1.评价方法

    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分别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专家评议法和公众评判法等评价方法,分别对每个项目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2.评价实施过程

    主要分三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阶段,包括成立评价工作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拟定评价实施方案等;二是组织实施阶段,包括提报绩效评价通知书、收集评价资料、对抽样范围内的项目进行现场评价、综合分析形成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及问题清单;三是撰写与提交绩效评价报告阶段,包括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初稿,征求委托方、项目相关单位和行业专家意见后修改形成绩效评价报告终稿,向委托方提交绩效评价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

    三、评价结论情况

    (一)综合评价结论

    2017年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已完成项目综合评价得分88.51分,绩效级别为良。

    (二)绩效分析

    1.整个项目社会效益较明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项目实施,产生了许多发明创造,培育了众多研发团队、培养了大量攻关人才,提升了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提高了农机装备领域科学技术水平。

    (2)通过项目实施,部分解决了农机装备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粮食作物生产装备不全不优和经济作物生产装备短缺落后的问题,推动了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

    (3)通过项目实施,部分解决了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速了农机装备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利用,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建立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体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数字技术模拟体系、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模式体系,为探索适合国情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做了有效尝试。

    (5)通过项目实施,有利于我省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方向的转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步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2.部分项目具有一定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项目实施,为农机关联企业提供了新产品,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2)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农业投入,增加了农业收入,为农户创造了经济效益。

    3.部分项目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部分项目实施后,可以保护水资源与土壤环境,减少了农药残留,提高了水肥药利用效率。

    (三)取得的成效

    整个项目可持续影响较显著,社会满意度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培养了科研人才,培育了研发团队,对提高农机装备研发创新水平,提高农机装备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持续影响。

    (2)初步建立起研、推、用新机制,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对提高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能力,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持续影响。

    (3)带动了社会资本投入,对发挥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科学技术产业化最终主体作用、整合农机装备行业高端科研资源、助推行业发展内生动力具有持续影响。

    (4)对提高科研人员认知水平,落实制造业强国战略,走产出高效、产品先进、装备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持续影响。

    (5)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调动了广大农户积极性,有利于机械作业、远程遥控、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对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持续影响。

    (6)整个项目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高。一是项目承担单位取得了科研成果,培养了人才,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水平提高,社会知名度或影响力增加;二是协作生产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力提高、收益增加;三是农机最终用户因农业作业效率提高,可以节本增效。

    四、存在问题

    (一)项目投入方面

    一些县(市、区)选择在项目验收后拨付财政补助资金,导致有的项目资金紧张,实施进度延迟。

    (二)项目过程方面

    1.部分项目督导检查机制不健全。

    2.个别项目研发关键技术创新性不强。

    3.部分项目承担单位未按文件要求单独立账,专项资金核算不规范。

    4.部分协作研发项目未按合同约定及时拨付资金。

    5.部分项目未在样机显著位置喷涂“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字样。

    (三)项目产出方面

    1.部分项目未及时组织实施,未能在承诺期限内完成。

    2.部分项目研发产品田间试验面积等未达到任务书要求。

    (四)项目效果方面

    1.个别项目研发产品生产成本高,市场需求小。

    2.部分项目研发成果未及时转化,尚处在申报专利、发表论文、样品样机阶段。

    3.研发创新关键技术易被窃取仿制,农机企业多选择成熟度高的技术,承担新成果转化风险积极性不够强。

    4.国产关键零部件可靠性、耐用性差,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仍依赖进口。

    五、意见建议

    为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绩效,提高项目组织管理水平,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在项目立项时,要充分调研、深入考察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力争项目计划更加符合实际,实现农机农艺更加融合、农机装备高效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绩效。

    2.对财政扶持项目宜实行分类管理,抓大放小。对重大关键设备研发,应对标国际水平,集中财政资金重点扶持,提高申报单位门槛,选择研发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创新型人才突出的单位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取得成效。

    3.对重点扶持项目,应创新选择模式,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确保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能。

    4.对一般扶持项目,应采用先研发后奖补的扶持政策。向社会征集需重点扶持领域,并公开发布扶持项目目录,有意向单位(含个人)先申报备案,在规定期限自筹资金、自主研发,政府部门只负责组织专家评审鉴定,依据研发成果实际发挥效能发放奖补资金,助催农机装备领域内生发展动力。

    5.项目承担单位在申报实施方案时充分调研论证,符合市场需求、全面对接政策要求。

    6.按规定程序及时拨付财政补助资金,对项目资金单独立账,专款专用。

    7.完善技术成果、核心技术保护机制,加大窃取技术成果行为打击力度,提高研发单位创新积极性。

    8.针对项目实施,加大全程跟踪、监测,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信用负面清单制度优势。推荐单位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充分发挥督导检查机制效能。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执行项目控制制度,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管理效能,统筹协调全部资源,严格按承诺时间进度,保质保量完成研发任务。

    9.加强研发成果转化一是改进研发领域考评机制,将成果转化实效作为重要考评内容;二是加强政策导向,建立成果转化有效保障机制;三是明确产学研责任主体,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最终主体;四是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力促产学研一体化;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中介机构和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0.提高自主研发产品可靠性、耐用性,提升国产农机装备产品市场竞争力。引导农机企业走“智能化”发展道路,加大智能化农机装备补贴与推广力度,促进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