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国土综合治理资金—基础测绘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日期:2020-01-17 08:55 浏览次数: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政策背景及实施的目的

    基础测绘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公益性事业。基础测绘获得的基础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在经济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加快发展基础测绘,积极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2016年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原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鲁政字〔2016〕97号),确定了今后五年基础测绘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按照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要求,坚持“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省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省”的战略任务,深化改革,依法治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二)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

    2018年度基础测绘项目为《山东省“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中重点任务的分年度实施内容,包括: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运维工程、遥感影像获取与处理工程、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地理省情监测工程、应急测绘保障工程、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工程、山东省智慧地图数据库建设、全省系列地图标准样图编制项目、山东省政务工作用图更新、2018年专题性地理省情监测-全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监测等10项任务。2018年度基础测绘项目经费预算1500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其中:山东省国土测绘院13325.68万元,山东省地图院1096.04万元,山东省遥感技术应用中心578.28万元。截止2018年12月31日,实际支出11351.46万元,支出率85.18%。

    (三)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全省各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储备更加丰富,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测绘装备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信息化测绘体系基本建成;常态化地理省情监测机制基本建立,测绘公共服务和应急测绘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地理信息应用更加广泛;各级基础测绘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改善。至规划期末,初步构建起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更加凸显。我省“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可视为本项目绩效总目标。

    2.项目2018年度绩效目标

    维护全省测绘基准,建设全省统一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实现卫星导航定位设施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完全兼容和自主可控;完成覆盖全省优于0.5米分辨率航摄影像数据的获取,统筹国产卫星资源实时获取2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完成1000幅左右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完成本年度覆盖全省基础性地理省情监测工作,开展全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监测;开展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年度日常运维,确保平台正常运转,完成省级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中心总体设计;完成全省智慧地图数据库建设;完成全省系列地图标准样图编制;完成山东省政务工作用图更新工作。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评价范围和目的

    1.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为基础测绘项目及其具体承担单位,包括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省地图院、山东省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共涉及10个项目,现场评价覆盖面100%,涉及资金15000万元,资金评价覆盖面100%,评价基准日为2018年12月31日。

    2.评价目的

    通过对基础测绘专项资金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反映项目立项的规范性、绩效目标设立的合理性和明确性、资金到位的及时性、安全性,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综合评价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在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挖掘先进典型,及时发现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整改建议,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下一步安排项目资金、改进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成效提供参考。

    (二)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3.《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4.《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规程》及其他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规定;

    5.《山东省“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鲁国土资发〔2016〕5号);

    6.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联合转发的《财政部、国家测绘局关于印发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及有关细则的通知》(鲁财建〔2009〕48号)。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以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为参考,根据专项资金支出特点,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等方面细化到四级指标,针对不同项目情况,设定了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投入:用于评价立项程序规范性、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目标明确性、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率等内容。从政策依据、立项程序、绩效目标制定、资金到位情况等角度入手选取四级指标。

    2.过程:用于评价项目管理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从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可行性,项目执行的有效性、合规性,项目质量控制情况、项目档案管理规范等角度入手选取四级指标。

    3.产出:用于评价项目完成率、质量达标率、完成及时率、成本节约率等情况。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质量达标情况、项目整体实施情况等角度入手选取四级指标。

    4.效果:用于评价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从基础测绘能力的提高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信息、成果使用情况等角度入手选取四级指标。

    本次绩效评价综合绩效级别具体分为4个等级:

    综合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

    综合得分在80~90分(含80分)为“良”;

    综合得分在60~80分(含60分)为“中”;

    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为“差”。

    其中“优”表示成效显著,“良”表示成效明显,“中”表示成效一般,“差”表示成效较差。

    (四)评价方法

    1.行业专家论证

    针对该项目专业性强的特点,聘请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行业专家,从项目规划设计和实际成果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由专家对效果类指标评价打分。

    2.审核项目相关资料

    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梳理与项目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及项目申报书、实施方案和工作总结等资料,从总体上把握项目实施要求和执行概况,重点关注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效果。

    3.综合分析和撰写报告

    对收集的资料、回收的问卷等进行整理,将项目完成情况、实施效果与绩效目标进行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经统计、汇总、分析后,按照指标体系打分形成了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最终形成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三、评价结论情况

    (一)综合评价结论

    1.评价综合得分及等次

    2018年度基础测绘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良好,基本达到预期要求,项目社会效益基本实现,服务对象整体满意度较高。根据项目承担单位预算资金占比权重,对所有单位评价得分采取加权平均,综合得分为88.51分,评价等级为良。

    2.主要指标得分情况见表1。

    表1:主要指标得分情况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得分

    得分率

    投入

    (15分)

    项目立项(9分)

    项目立项规范性(4分)

    4.00

    100.00%

    绩效目标合理性(3分)

    3.00

    100.00%

    绩效目标明确性(2分)

    0.86

    43.00%

    资金落实(6分)

    资金到位率(3分)

    3.00

    100.00%

    到位及时率(3分)

    3.00

    100.00%


    小计


    13.86

    92.40%

    过程

    (30分)

    业务管理(15分)

    项目管理制度(2分)

    2.00

    100.00%

    项目执行(6分)

    5.77

    96.17%

    项目质量控制(5分)

    5.00

    100.00%

    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性(2分)

    2.00

    100.00%

    财务管理(15分)

    财务管理制度(2分)

    1.50

    75.00%

    资金使用合规性(11分)

    8.50

    77.27%

    财务监控有效性(2分)

    1.50

    75.00%


    小计


    26.27

    87.57%

    产出

    (25分)

    项目产出(25分)

    实际完成率(8分)

    7.35

    91.88%

    质量达标率(8分)

    6.85

    85.63%

    完成及时率(4分)

    2.60

    65.00%

    成本节约率(5分)

    4.04

    80.80%


    小计


    20.84

    83.36%

    效果

    (30分)

    项目效益(30分)

    社会效益(15分)

    14.03

    93.53%

    生态效益(3分)

    3.00

    100.00%

    可持续影响(6分)

    5.33

    88.83%

    服务对象或主管部门

    满意度(6分)

    5.18

    86.33%


    小计


    27.54

    91.80%

    合  计

    88.51

    88.51%

    3.分单位统计评价得分情况见表2。

    表2:分单位统计评价得分情况表

    项目承担单位

    评价得分

    预算资金占

    总额的权重

    加权平均得分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89.58

    88.84%

    79.58

    山东省地图院

    78.69

    7.31%

    5.75

    山东省遥感技术应用中心

    82.57

    3.85%

    3.18

      

    100.00%

    88.51

    (二)绩效分析

    1.投入部分总分15分,得分13.86分,得分率为92.4%。资金拨付及时、保障有力。

    2.过程部分总分30分,得分26.27分,得分率为87.57%。各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执行、财务管理、资金使用、财务监控等方面有待加强。

    3.产出部分总分25分,得分20.84分,得分率为83.36%,受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国家统一部署等客观因素,个别项目未完工。

    4.效果部分总分30分,得分27.54分,得分率为91.8%。本项目在促进基础测绘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管理决策水平及加快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个别项目未完成,未能全部发挥应有的功能,对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有所影响。

    (三)取得的成效

    2018年基础测绘专项资金总额15000万元,整个专项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项目征集、评审、立项和拨付经费,组织有序,管理规范,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基础测绘专项资金的支持引导,基础测绘成果得到应用。比如,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承担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工程项目,2018年新增省府办公厅、省编办、省住建厅、省海洋渔业厅、省司法厅等8家单位11个应用系统。各市县积极推进平台应用推广工作,市级应用系统累计为844个,比2017年增加209个;县级系统累计为633个,比2017年增加178个。截止2018年12月31日,累计已应用于48个省直部门150多个业务系统和137个市县。2018年该项目积极服务于青岛上合峰会重大安保任务,配合省公安厅做好地理信息支撑。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项目实施情况与年初申报内容不一致。有的单位上报绩效目标时,项目内容为3项工作任务。省主管部门向该单位下达目标任务计划书时,明确为1项工作任务,同时将原任务量从85个县扩展到全省137个县。

    (二)有的项目支出不规范。有的项目未按合同约定方式结算,提前支付合同款;有的未按照合同约定比例及时收取履约保证金。

    (三)政府采购执行不严格。有的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开展之前就委托相关机构参与了项目的前期编辑、统计分析、图片制作及外业核查等工作。

    (四)部分项目未按计划进度完成。截止2018年底,部分项目未按进度完成。例如,应急测绘保障工程因机构改革暂缓实施;全省系列地图标准样图编制项目、山东省政务工作用图更新项目因涉及济南、莱芜区划调整,均实施较晚,当年未完成。

    五、意见建议

    (一)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部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省业务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的要求,对本年度实施的具体项目提前进行实地调研、专家评审、内部集体研究等前期论证,探索构建项目管理工作机制,科学合理谋划专项资金,确保资金安排与项目紧密衔接;根据规划建设目标统筹基础测绘具体实施内容,严格任务计划变更审批流程,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各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预算批复内容组织项目实施,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加强绩效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提质增效。树牢绩效理念,夯实绩效责任。省业务主管部门和各项目承担单位应以“绩效目标体系”为抓手,申报绩效目标时要细化量化各类指标,进一步增强绩效目标约束力,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实时比对、评判,确保完成绩效目标。

    (三)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确保政府采购的约束力。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按照政府采购的法定方式和规定程序办理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合同条款的约定,确保采购资金安全、高效、规范使用。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