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财政动态 > 济南

春回大地百业兴——东平财政促进稳岗就业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0-04-26 09:24 浏览次数: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东平县作为全国第二、山东第一移民大县,全省扶贫重点县,企业复工是否及时、群众就业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县域发展、小康水平、群众福祉。面对疫情影响,东平财政通过减负、稳岗、援企并举,打好政策“组合拳”,为企业复工复产及稳岗就业提供全方位财政支持。政策有温度,发展有力度。3月份全县61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2亿元,同比增长19.5%;城镇新增就业1764人,失业再就业793人……一系列有效举措宛如跳动的音符,奏响了高质量发展之曲。

善用“加减乘除”  稳住就业“基本盘”  

东平财政把“稳岗位”作为保就业的“先手棋”,出台“加减乘除”系列政策,实现了资金的精准滴管。

雪中送炭,“加”出稳岗新成效。落实一次性用工补贴,支持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达产。对春节期间开工生产的企业,给予每人每天200元一次性用工补贴。截止目前,为5家企业发放补贴资金137.96万元,稳定岗位1755个。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东平财政对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优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截止目前已办理创业担保贷款共计1200万元,为创业个人办理48笔755万元贷款;轻装上阵,“减”少包袱提效率。为减轻全县各类企业的社会保险费缴纳负担,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全力做好疫防控期间社会保险费工作,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自2020年2月起,为723家中小微企业免征5个月的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6691万元,惠及企业职工20106人;补贴发放,“乘”势而上助复产。疫情防控期间,东平县财政局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做好疫情期间稳岗返还工作,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维护就业形势稳定。目前,已向首批符合惠企政策条件的15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400.58万元,惠及职工9350人。这一举措,有利于企业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健康发展,让企业得实惠、促发展、稳就业;释放红利,“除”去发展绊脚石。阶段性下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东平县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在现行费率标准的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预计医保基金将少缴1795万元,为单位切实减轻了缴费压力。

东平财政将政策灵活运行,通过为企业解难题,为百姓充分就业开拓了平台。

压力变动力  “资金+政策”助推转型发展

东平财政把稳就业、保就业与复工复产有机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在“精准”上下深功夫,用好政策“工具箱”,打好帮扶“组合拳”,实现就业与企业发展充分融合。

山东九鑫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五金工具、医药日化为核心,多元化、多品牌发展的现代企业集团。拥有20多家子公司,在职员工2100多人。并入选2019年泰安市工业领军企业50强。疫情期间,为加快九鑫集团复工复产,东平财政积极对接银行,给予九鑫集团提供5500万元的资金(其中有2000万的中央专项低息贷款)支持。资金的注入让九鑫集团获得生机,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对生产线进行了自动化改造,新上自动封装打包机器,并对灌装流水线进行了全面升级,将原本的6条生产线提高至24条,加速当前防疫紧缺物质84消毒液系列产品的生产。九鑫集团通过开发消毒液等疫情防控产品,3月份当月产值6633万元,同比增长104%。与此同时,东平财政引导企业变危机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鼓励企业利用贷款资金,积极开发防疫、杀菌的舒君沙系列产品,实现了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技术的全面革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东平财政善抓机遇,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一直在路上。

资金变撬棍  “EPC+BOT”为就业“吸金纳银”

大项目是吸纳群众就业的“吸铁石”“主平台”。为此,东平财政把握重点导向,充分发挥重大基础项目对促就业、扩就业的支撑牵引作用,以山水林田湖草项目为抓手,巩固拓展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扩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打造重点区域发展热点,把青山绿水变身发展的金山银山。

采用EPC模式与大千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全面推进总投资为2.25亿元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建设。采用BOT模式,引进大公司合作,助力总投资5.3亿元的地表水厂项目建设。积极与省属企业山东土地发展集团进行合作,加快总投资约为4.5亿元的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废弃矿山治理项目。截止目前,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已完成投资23.03亿元,已完工子项目32个,正在积极推进的子项目29个。

生态改变的不只是环境,更多带来的是就业的增加。东平库区人口众多,随着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等大项目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通过参与绿化荒山、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端上了“生态饭”。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