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财政动态 > 济南

济南平阴:构建机制 强化措施 全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发布日期:2020-06-01 09:29 浏览次数:

近年来,平阴县坚持制度先行、重点突破,着力打造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取得初步成效,在2017年度、2018年度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中,分别列37个试点县第2位、第1位。

一、强化机制建设,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

(一)加强组织保障。2016年,平阴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预算部门、项目单位是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财政部门组织牵头实施,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县委编办批复财政局成立预算绩效管理科室,解决人员编制,配备专职人员,同时成立局领导任组长、各业务科室共同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协作。2017年起,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平阴县委、县政府对县直各部门及8个镇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范围,全县上下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断增强。

(二)健全制度体系。平阴县将制度建设作为开展绩效管理的首要环节,目前已形成“1+N”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框架,“1” 即: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N”项具体管理措施,涵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绩效问责等多个方面。2019年又制定了《平阴县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平阴县县级政策和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二、抓好五个环节,打造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一)开展项目事前评估,前置预算绩效审核关口。2019年,平阴县将事前绩效评估和项目库建设相结合,按照“先评估后入库”的原则,规定所有新增200万元以上的财政项目支出在申报预算时,都要进行事前绩效评估。2020年进一步提高事前绩效评估范围,各预算部门对所有新增重大政策、项目均开展了绩效评估,出具评估报告269项,压减项目56个。财政部门针对重点民生类项目聘请专家、第三方机构进行重点绩效评估。评估项目29个,涉及资金16859万元,审减1093万元,审减率6.48%。

(二)深化绩效目标管理,实现目标编报全覆盖。平阴县坚持“抓大不放小”,在2018年预算部门全覆盖的基础上,2019年实现县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全覆盖,所有纳入部门预算项目库的财政支出,均编报了绩效目标。2020年,将绩效目标编报由一般公共预算拓展到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了“全口径”绩效目标编报的全覆盖,2020年预算共编报县级项目绩效目标350个,涉及财政资金19亿元。同时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绩效目标进行集中审核,编报质量明显提高。

(三)加强绩效监控管理,提升预算执行准确度和执行效率。采取预算部门自行监控和县财政局重点监控相结合,县级各预算单位根据年初绩效目标,填报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执行监控情况。2019年财政部门选取32个重点民生类项目,财政资金19.42亿元,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重点绩效跟踪监控,通过监控,25个项目继续执行,5个项目调整绩效目标,2个项目终止预算执行。

(四)实施绩效评价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方面,加强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平阴县制定了《平阴县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库》;建立涵盖部门、项目、财政三项内容的《平阴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下发教育部门、人社部门、住建部门、卫计部门、水务部门的分行业的个性指标体系框架。另一方面,注重自评与重点评价结合。2019年,平阴县级部门实现了项目预算绩效自评全覆盖,提交绩效自评报告173项,每个预算部门选取一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提交评价报告65份。在此基础上,财政部门根据各部门的项目绩效自评情况和绩效评价情况,选取了28个项目、14.6亿元资金,实施了重点评价。为确保评价质量,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择优选取第三方,同时,聘请来自山东财经大学、县人大财经委等单位组成30人的专家组,实行绩效评价方案和绩效评价报告专家评审制,绩效评价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五)强化评价结果反馈整改,防止评价和管理“两张皮”。一是落实反馈整改。创新结果反馈模式,改变对部门单一反馈形式,实行集中公开反馈,接受公众监督。举办全县重点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反馈会,邀请县人大预工委、财经委领导到会监督,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二是实行结果监督。2019年,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四方联控机制”,即: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审计监督、组织编制部门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监督、财政部门绩效管理监督的监督信息共享。2019年全县有24个部门向县人大报告本单位绩效自评结果和绩效评价结果,65个部门向审计部门提报了单位的项目绩效目标。三是实行预算挂钩。落实评价结果与预算的挂钩机制,对于评价结果好的部门,项目资金给予优先安排,对于评价结果差的部门,压减部门项目预算的10%。2019年,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县农业局现代科技示范园项目收回预算资金500万元。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