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涉及财政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省财政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持续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2019年,共落实保费补贴资金206577万元,重点支持各级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领域农业保险补贴工作。其中,中央资金115227万元,较上年增长23%;省级资金91350万元,较上年增长36%,在当前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农业保险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关于“扩大保险种类、加大财政投入、增加保险金额”的建议,也是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的工作。
一、逐步扩大保险种类。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强农惠农作用,推进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高质量发展,我省不断加大对地方特色险种支持力度。2019年,研究出台省财政对地方特色农业保险的以奖代补政策,对自主开展并给予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地区,按市县财政保费补贴总额的50%给予奖补,对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市)按财政保费补贴总额的60%给予奖补,并将“保险+期货”纳入奖补范围。政策点燃了基层开展农业保险工作的热情,省级补贴险种由2019年初的25种迅速扩大到2019年底的44种。近期,省财政批复了2020年省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名单,开展市县由去年的35个县扩大到83个。我省农业保险补贴种类增至71个,比去年增加29个,其中中央、省级补贴险种25个,市县自主开展、省级奖补险种由去年的17个扩大到46个,范围涵盖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等。
二、逐步加大财政投入。2017年起,我省将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县级财政补贴比例降为零,该项政策每年预计可减轻县级支出负担约1.2亿元。取消了公益林林农自行承担保费,按照公益林性质,分别由各级财政承担。提高补贴险种保障水平,基本实现了补贴险种保险金额全面覆盖直接物化成本。
三、逐步增加保险额度。我们在多个险种上进行了探索,比如,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与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我省养殖场生猪存栏率持续减少,为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维护经济稳定,将育肥猪、能繁母猪保障金额分别提高至800元/头、1500元/头,在全省全面推开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在桓台县等4个县区开展的小麦全面成本保险试点,保障金额由450元/亩提升至930元/亩,保费由18元/亩提升至37元/亩,为农业保险由产量险向收入险发展积累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扩面、增品、提标”要求,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在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提升效益上狠下功夫。增品方面,按照中央、省级保大宗、地方保特色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省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的以奖代补政策优势,支持地方特色险种发展,力争三年达到“一县一品”的政策目标。积极推动中央关于三大粮食作物制种保险政策落地,惠及更多农户。扩面方面,按照“愿保尽保”、“应保尽保”的原则,进一步提升保险广度和深度,尤其是“水稻、小麦、玉米”3大主粮作物、生猪等涉及粮食安全和国际民生的险种,严格落实保险保障要求。提标方面,全面推动育肥猪、能繁母猪保险提高保障水平政策实施,取消生猪目标价格指数保险限制。继续推动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小麦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和中央农业保险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加快农业保险向收入保险转变。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财政厅
2020年7月20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王文胜 0531-8266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