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市所有县市区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系统成功上线,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完成电子化改革工作的地市。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的完成,对全面提升国库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支付效率提供有力保障,对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构建现代国库管理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2017年,烟台市成为全省电子化改革试点地区以来,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烟台市市级和县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系统全部实现成功上线,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和预算单位,打通3种支付方式、六大支付通道,资金拨付时间由1-2天缩短至2分钟之内,实现了安全、高效运行。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烟台市“国库电子化支付系统”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应急救助资金和直达资金的拨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实现了全天候“实时拨付、实时到账”,又保证了应急资金快速、精准拨付。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的全面推开,对于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全市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一是从基础上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有助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实施支付电子化管理,将原来相对独立分散的安全控制扩展为依靠固化的流程、规则及信息安全技术共同构建的立体“防护网”,确保支付流程中的任何操作都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的杜绝了财政资金管理漏洞,防范了财政资金安全风险。
二是从根本上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实施支付电子化管理,取消纸质凭证流转,不再需要专门印制凭证单据,不再需要进行电子信息与纸质单据的人工核对,预算单位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资金支付,“全天候”进行用款业务办理,大大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三是从整体上提升国库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助于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支付电子化管理以构建新的安全信任体系为核心,将传统模式下分散管理的各个环节整合成完整的管理链条,有效推动了财政资金管理方式的变革。我市财政、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三方利用电子凭证库打通各方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的全链条封闭运行,极大地提高了资金支付及清算的可靠性,安全性;通过建立涵盖业务对账和技术对账一体化、自动化对账新机制,实现了高效便捷的“日清月结”,大大提升了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