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财政新闻

山东省财政厅出席新闻发布会解读《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

发布日期:2021-12-31 20:47 浏览次数:



12月3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负责同志等解读《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李学春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问:我们注意到,2021年四批政策清单以及2022年第一批政策清单中,包含一些减税降费政策,请问这些政策主要聚焦哪些领域?在稳经济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答:感谢您的提问。减税降费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税降费工作,在扎实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深挖潜力,连续出台四批清单,实施了一系列地方减负措施,预计今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700亿元以上。刚刚出台的2022年第一批政策清单也包含多项金量高、力度大、针对性强的减税降费政策。具体看,这些政策主要聚焦以下三个领域。

一是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影响着就业、关系着民生。但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在经济困难的时候,最需要政策支持。政策清单中,集合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减负措施,比如,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至15万元,使更多小微企业享受到免征增值税优惠;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基础上再减半,实际税负仅2.5%;2021年我省全年免征小规模纳税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刚出台的第一批清单又把这项政策再延续一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约50亿元。通过这些政策,可以较好的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渡难关、增后劲。

二是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我省积极实施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税费政策,比如,阶段性缓缴制造业中小企业部分税费;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免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降低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标准,通过这些措施,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为制造业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助力科技创新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方面,税收政策力度非常大。比如,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制造业企业进一步提高至100%,同时,企业享受政策的时间由第二年汇算清缴时享受,提前到研发费用发生的当年即可享受。通过税收调节作用,运用市场化、公平性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调动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在推动经济行稳致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助力稳预期。大量制度性、普惠性的减税政策,更简洁、更透明、更有力,充分体现了国家支持实体经济的坚定决心,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有力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发展信心。二是助力稳增长。减税降费聚焦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更加精准有效,尤其是通过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三是助力稳就业。通过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免税力度,市场活力有效释放,全省市场主体稳步增长,吸纳了大量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服务、更实的举措,抓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实施,助企纾困解难,推动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谢谢!

 

问: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请问,2022年新出台的政策清单中如何体现中央的有关工作要求,发挥财政政策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各类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围绕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我们从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活力、稳定外资外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动能转换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1-11月份,新登记市场主体213.4万户,同比增长7.3%,市场主体活力加速释放;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个百分点,动能转换优化提速。近期,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这次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批财政政策,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发展潜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稳”字,在稳定经济运行上发力。认真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加大政策力度,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全面落实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征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等政策。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关键“短板”。比如,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缺芯”问题,我们结合国家统一产业布局和我省发展优势,研究提出了集成电路流片费用补助政策,对实施多项目晶圆流片和全掩膜流片的,分别按照不超过其首轮流片费用的70%和50%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着力稳定投资预期。对前期实施的重大技术改造财政贴息政策予以优化调整,省级设立“技改专项贷”,建立财政、银行、担保全方位融资联动机制,变“竣工后贴息”为“建设中支持”,为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供全链条融资服务,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

二是突出“准”字,在激发有效需求上发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财政政策要精准、可持续的要求,在投资领域和消费领域同时发力,以点带面,支持扩大有效需求。在投资领域,支持开展“七网”建设。2022年,计划统筹财政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800亿元,集中支持现代水网、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物流网、能源保障网、市政公用设施网、新型基础设施网、农村技术设施网等“七网”建设。在消费领域,支持扩大新型消费。持续开展“数字强省”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智慧商圈、智慧社区、智慧村居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智慧应用场景,提升居民消费质量和水平,通过有效需求刺激新经济发展。

三是突出“新”字,在培育新发展动能上发力。从集群、产业、企业等多个维度入手,培育新发展动能。培育“新”集群。围绕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关键指标开展综合评价,培育认定一批工业互联网园区、省级数字产业园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并给予一次性财政奖励,支持新经济集群式发展。培育“新”产业。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在继续支持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云服务券”政策基础上,支持开展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布局,对综合评价排名前5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对“四新”及“十强”产业主体税收增长较快的市县,分三档给予累进奖励,促进地方优质财源建设。培育“新”企业。聚焦“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等优质企业,通过“创新服务券”等模式,提高服务机构和企业需求匹配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数字化赋能、工业设计、市场开拓等全方位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对“十强”重点产业中经济效益增长、吸纳就业不减、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成效突出的前10名企业,给予200万元基础性奖励和最高2000万元激励性奖励,支持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

刚才我讲的这些政策仅是诸多财政政策的缩影,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2021年四批政策清单中继续执行的122项政策和新谋划推出的56项政策,涉及财政的就有110余项。下一步,省财政将统筹用好中央和省级相关资金,全力保证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尽快释放政策效果。同时,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政策清单宣传解读和跟进落实,帮助市场主体知晓政策、用好政策。谢谢。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