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提案

关于双循环背景下山东提升产业链价值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1-07-15 17:30 浏览次数:

胡智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双循环背景下山东提升产业链价值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涉及财政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财政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不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政策供给,助力我省在双循环背景下,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加快培育内需体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积极促消费扩内需。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大力支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开展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启动“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工程。

二、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省财政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能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强化科技投入,2020年设立了每年规模不低于120亿元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采取竞争立项、定向委托、组阁揭榜等方式,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二是着力破解企业融资困境。坚持财金联动,推行“白名单”制度,设立增信分险专项资金,推行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积极采用市场化方式,创新实施股权投资,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撬动社会资本。三是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建立了“上下结合、部门联动,入库建档、动态管控,聚力帮扶、精准服务”的动态培育机制,我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四是推进重大工业技改,支持企业新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省级大工业技改项目。五是鼓励企业上云,通过奖补政策充分发挥我省工业互联网优势,首创“云服务券”财政补贴制度,带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六是竞争性确定10个工业强县,给予每个县不少于1亿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县域重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七是布局全国领先的“网、云、端”信息基础设施,鼓励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近年来,省财政创新完善政策,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一是保险公司在“关税保”项下出现赔付损失,以省公司为单位,对年度赔付总额超过“关税保”年度保费收入的部分,财政按照一定比例承担。二是开展省级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工程和县域外贸高质量发展区建设活动等,2021年认定5个跨境电商平台、10个跨境电商产业园、20个公共海外仓,认定10个高质量发展区,认定10个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区,省财政给予一定支持。三是扩大高新技术设备及关键部件和母婴用品、食品农产品等民生用品进口,省财政落实贴息资金,予以适当补助。四是支持建筑企业走出去,自2021年起3年内,对山东建筑企业开展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投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海外投资保险、出口特险(含特定合同保险和买方违约保险)和出口卖方信贷保险的保费等,省财政给予保费补贴支持。五是促进高水平利用外资,发挥财政引导政策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省财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新市民住房需求。二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2020年教育支出2279亿元,是我省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20.3%,连续9年保持20%以上。三是推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民生发展,筑牢民生底线,支持落实老年人优待等政策和退役军人保障政策,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政府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落实提标政策。四是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铁路加快建设、机场扩容改造、优化公路路网、水运提档升级等交通基础设施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在吸收借鉴您的意见基础上,不断优化政策措施,更好地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财政厅

2021年6月15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王  磊    0531-82669950)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