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金融局以开发区机制体制改革为契机,结合 “基础工作建设年”,采取多种措施,深入推进投资评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升财政评审管理效能。一是率先开展重点项目跟踪评审。采取先试点再推开的方法,首先在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中韩自贸区智能智慧产业园等项目进行试点,然后逐步全面推开。通过重点实时跟进设计变更等对工程造价有潜在影响的事项,确保程序合规、方案合理、造价合理。截至6月底,累计审核工程预算、结算、控制价169项,评审资金89536万元,审减7446万元,综合审减率8.32%。二是调整优化项目前期费用计费标准。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计费标准,结合项目复杂程度,在对比、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符合经开区实际的投资项目前期费用计费标准,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费用支出,杜绝同一项目重复购买同类服务。三是实行台账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电子台账,促进台账管理向长效化、精细化转变。结合“基础工作建设年”,重新梳理政府投资项目台账,并录入“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系统”生成电子档案,内容细化到每个建设项目子项所有信息,实现项目信息电子化,分类更明细、信息更精准、更便于管理、查阅和调用,提升了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上半年,办结督办事项53件,累计审核拨付上限资金26384万元。四是审核关口前移,助力项目提速。提前确定项目评审负责人,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项目评审负责人提前与建设单位做好对接,及时确定中介机构,倒排评审时限,实现评审工作增速不降效,助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见效。五是规范评审行为,管控评审风险。建立健全评审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依规选取中介机构,积极推行廉政意见反馈制度,从制度上规范评审行为。六是强化技术支撑,严把拆迁评估。结合评审 “一线工作法”,强化决策技术支撑,严格把关拆迁牵头单位评估成果。同时,做好土地、资产、设备设施等摸底工作,做到对征收项目“情况清、底数明”。针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项目,采取委托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论证的方式确认,确保征收拆迁价格的科学性、合理性,为拆迁补偿和低效用地征收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撑。上半年,复核拆迁评估项目23个,评估金额83023.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