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会计信息专题 > 财会信息

日照市应急管理局构建“4+1”财务管理模式 实现会计基础规范“蝶变”

发布日期:2022-08-02 10:40 浏览次数:


机构改革以来,日照市应急局部门职责在原有安全生产监管基础上,增加了应急管理、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职责,财政资金投入不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日益增多,对业务经办、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提出更高的要求。日照市应急局党委从实际出发,积极改革创新,探索构建4+1财务管理新模式,有效破解财务管理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极大提升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为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起到坚实的保障作用实现了业务高效运作和财务管理安全可靠“双目标”。

一、以4”建设为主线,打造智慧财务服务平台

确定了财务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数字化、数字共享化4”工作主线,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通过建章立制、流程再造,打造智慧财务服务平台,不断提升财务服务水平

(一)财务制度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财务规章制度建设,推进财务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经过对原有财务制度的梳理发现,有的不健全不完善,有的相互矛盾冲突,有的未与时俱进修订,有的不便于操作,等等。为进一步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规范财经工作行为,日照市应急局结合新形势、新制度、新要求,集中开展财务制度修订工作,已出台2套《财务管理制度汇编》,涵盖财务管理、经费使用、固定资产、经济合同、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等11个环节领域。

制度流程化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在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制度”上,小部分精力放在“流程”上,从而形成了制度精细,流程粗放状态,加之财务管理制度涵盖面广、专业术语多,对非财务人员来说吃透一本《汇编》实属不易。为此,日照市应急局全面梳理财务制度,本着简单化、标准化的原则,设计了8套经费支出“双审批”流程图和9套政府采购流程图,清晰明了的流程图让大家更方便理解和操作,提高了财务报销效率和质量。流程图上每一个节点上就对应一个岗位、一个人和一项具体职责,可以说流程化是对制度化的延伸,是再细化、再明确的制度,有效增强了制度执行和责任落实。同时,节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经费支出“双审批”流程图为例,69个节点之间既有纵向的审核把关,又有横向的相互牵制,为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流程数字化

2020年起,日照市应急局依托流程化的开展,逐步探索开发财务管理系统,目前已升级至2.0版本设计了7个事前业务审批模块和2个事后财务报销模块,全部实行电子审批解决了领导办公室门前排队签字的问题,实现了报销数据从手工到电子化转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财务审核和运行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实行编码化管理实现业务审批和财务报销编码关联从源头上解决重复报销问题;设置逾期提示,达到规定时间未完成报销手续的,手机APP端将收到提示,大大缩短财务报销时间据统计,实行信息化后,10日内完成财务报销率52%提高至83%,20日内完成财务报销率65%提高至91%

(四)数字共享化

财务服务业务拓展业务依靠财务规范”,财务和业务是相互依存共生的关系,财务数据来源于业务活动,这些数据需要经过统计分析,反过来服务业务发展,规范业务活动,这是市应急局将数字共享化作为4”建设目标的主要原因。以往,科室完成报销业务后,如果需要核实报销单据或查询报销信息,需要到财务部门翻找凭证,耗时耗力;现在,科室登录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很方便查询到财务报销数据。这样做带来很多好处,其中一个就是可以让全体人员都参与到内审内控工作中,因为报销数据每个人都可以查询到,这极大地方便了自查自纠。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尝试,2022年我局提报了“财务内控信息化保障平台建设项目”,目前正在投资评审中,该平台的搭建将逐步实现财务数字共享化的目标任务。

二、以“内审内控”为着力点,坚守财务管理安全底线

常态化开展内审内控工作,作为巡察整改的一项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实现“控制关口”前移,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效果,紧紧把住财务管理安全关口。相关做法得到省审计厅和《财会信报》的推广。

(一)建立“三项制度”,找准内审内控“切入口”

一是建立财务内审内控制度。制定出台《日照市应急局财务内控工作规定》,规范了内审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使内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了2022年度内审工作计划,确定了“三公”经费、“日常公用经费”、“政府采购和履约验收”、“经济类合同审查”、“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等5个专项内审主题,分季度组织实施。

二是建立资金风险分析制度。内审过程中注重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关注资金流向,每季度向局党委会汇报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纵向对比各经济分类科目与上一年度同比增长情况,找出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提出管控措施,譬如,针对办公费、印刷费、租车费等增幅较大问题,向局党委提出工作建议,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的若干措施》。

三是建立协调制约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大额经费使用上会前实行“4步审查法”,即涉及业务科室对业务合理性进行审查,财务、机关纪委对财务合规性进行审查,委托第三方法律事务所进行经济类活动法律审查,最后报派驻纪检监察组审核把关。同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后报备制度,大额资金使用、三公经费支出和大宗资产处置完成后,将财务凭证等报备资料及时报派驻纪检监察组,主动接受监督,2022年已完成8次(项)报备工作。通过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作联动水平,有效管控了资金运行风险。

(二)探索“三个创新”,打好内审内控“组合拳”

一是创新信息化手段开展数据分析。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财务人员把更多地时间精力放到项目审核和内审内控中,定期利用大数据分析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和重点科目支出情况,每季度向党委会专题汇报财务运行情况分析,剖析制约项目进度原因,找出经费支出增长点和风险点,提出资金安全管控措施意见。以2021年4月份“日常公用经费”内审为例,共排查差旅费、专家费等经费2350余笔,对发现的11笔违规报销费用和23笔不规范报销问题及时完成整改。

二是创新挂钩式机制强化结果应用。一方面,将内审内控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2021年共完成9个重点项目内审工作,对2个执行进度慢、效果中等的项目,在2022年部门预算时予以压减10%;另一方面,将内审内控结果与资金支付挂钩。对政府采购服务类项目,项目评价得分低于90分的,分别按5%、10%、20%比例压减资金;同时,将内审内控结果与科室考核挂钩。制定《市应急管理局机关科室考核考评办法》,确定年度基础分值均为100分,将财务工作按4%权重计入总分。

三是创新精准化管理实现重点监控。梳理全局资金量大、工作量多、风险较高的重点绩效评价项目14个,对项目立项、投资概算、招投标、合同审查、履约验收等环节进行重点监控,聘请专业法律事务所全程参与,规范合同管理,规避合同风险,提高合同履约质量。2020年以来,共排查项目合同、采购档案105份,整改合同与标书不一致、权责不对等、合同关键条款缺失、表述模糊或歧义、合同履约验收资料不完整等问题12项

(三)强化“三个环节”,抓牢内审内控“牛鼻子”

一是强化内审内控队伍建设。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财务领导任副组长,局机关纪委、办公室、规划财务科等部门组成的内审内控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提高内审内控工作能力水平。积极参加相关业务培训会、学习交流会,自2019年以来,共参加3期内审专题业务培训,通过加强审计业务、会计知识的学习,内审内控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二是强化问题源头防控。开展“三微”服务工作,在强化财务制度学习培训基础上,陆续开展了经费报销程序、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经济类合同签订、履约验收程序等10期专项财务知识“微课堂”;针对近年来全市巡察、审计和财政监督检查发现的财务违规违纪问题,发出24条财经纪律“微提醒”;业务科室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申请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等业务后,财务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事前“微告知”,主动将“一事一结”要求、报销清单和注意事项提前告知经办科室,从源头上避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发生。

三是强化审计问题整改。根据近年来巡察、检查、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遵循“举一反三”的原则,全面梳理查找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专项经费使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审促建,以制度促整改,有效促进财务工作不断规范,形成“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提升规范”的闭环管理程序。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