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枣庄市薛城区财政局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财政保障。
一是健全预算绩效指标库。综合考虑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部门工作职能和专项资金使用方向等因素,在共性指标框架的基础上,完成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区级预算绩效指标库建设,涵盖产业发展、政府投资、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教育和文化旅游等21套指标体系框架、3000余个核心指标,基本覆盖全部区级专项资金,为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和技术保障。
二是提高绩效自评质量。印发自评工作规范,拟定自评报告参考格式,明确报告内容要素,规范了指标设置和分值评定。针对部分单位对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等情况,通过集中培训、线上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指导自评工作开展。今年以来,对2021年686个项目和31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全面自评,涉及预算资金17.28亿元。
三是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全面覆盖“四本预算”,并向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基金等领域扩展。今年以来,选取75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涉及9个领域、7.73亿元资金;选取36个部门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选取7个镇(街)开展财政综合运行评价,形成了项目、政策、资产管理等多层次、多方位、多类型的财政评价格局。
四是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建立预算部门编报执行、财政组织指导、第三方专业复核和人大监督的绩效评价机制。预算部门积极履行绩效管理主体责任,配合绩效重点评价工作,提供项目基础材料和数据,将评价结果及时进行公开,并落实整改措施;财政部门负责顶层制度建设、组织协调、督导考核和质量控制;第三方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对自评、监控、部门评价质量进行复核,提出整改意见;区人大积极履行预算绩效的监督职责,共同推进绩效评价工作高质量开展。
五是加强评价过程审核。方案制定前,要求第三方机构与财政业务科室、预算部门密切沟通,充分了解评价目的、项目背景、项目情况。方案制定后,组织绩效专家、行业专家和业务科室等召开专家评审会,对项目指标体系、调查方案等进行把关,并提出修改意见;第三方机构根据评审意见,对方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选取1-2个项目开展预评价,确保绩效评价工作高质量开展。
六是优化项目整改机制。建立绩效管理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区财政根据项目特点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类,及时反馈至被评价部门,相关部门根据评价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和建议,制定整改计划和改进措施,对于整改有难度的项目,区财政加强指导,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整改进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