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及过去五年财政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和2023年财政工作任务。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峰,财政部山东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新祥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肖玉贵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提升效能,全力支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全省财政收支平稳运行,支持稳经济大盘扎实有力,助力重大战略实施成效显著,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加力,财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底线不断筑牢,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按照“1663”的思路谋划和推动财政工作。“1”即“强化一个统领”,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财政事业发展;第一个“6”即树立系统思维、求是思维、市场思维、法治思维、有解思维、底线思维等“六种思维”,注重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财观念、工作方法;第二个“6”即聚焦财政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实施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创新、基层财政保障、财金协同联动、财税改革管理、财政稳健可持续等“六大提升行动”;“3”即强化人才赋能、数字赋能、作风赋能等“三大赋能”,推动各项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2023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全力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会议要求,2023年要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一是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上加力奋进。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强化财金政策联动,优化完善减税降费措施,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消费加速扩容回补,促进稳定外贸外资,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是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加力奋进。抓住中央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契机,强化体制、政策、资金保障,着力支持创新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财政支持。三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加力奋进。持续增加民生投入,支持接续办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促进稳定就业岗位,支持实施教育提质行动,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加强民生兜底保障,提升城乡群众生活品质,以务实的举措惠民生、暖民心。四是在深化财税改革管理上加力奋进。完善财源建设推进机制和财政收入质量提升机制,确保财政收入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持续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国有金融资本监管等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加强资产运营管理,强化财会监督保障,深入推进财政法治建设,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五是在推进数字财政建设上加力奋进。科学规划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强化组织保障,不断提升财政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以数字引领和支撑财政改革发展。六是在支持兜牢安全发展底线上加力奋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加强政府融资平台治理,切实守牢基层“三保”、粮食能源安全等“一排底线”。七是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上加力奋进。紧抓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放松,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用党建工作引领和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用财政改革发展成效展示和体现党建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