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财政新闻

解读《关于支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财政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日期:2023-09-14 10:09 浏览次数:

9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支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财政政策措施》,以下为新闻发布会实录。



李康: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财政政策措施》,强化政策集成创新,聚力支持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峰,省新旧动能办副主任王福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焉杰,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宗涛,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解读文件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李峰介绍有关情况。


李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借此机会,我代表省财政厅,向大家长期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8月31日,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省政府办公厅以鲁政办字〔2023〕123号文件印发了《关于支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财政政策措施》(以下简称《三年财政政策》)。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政策出台背景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使命,为我们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宝贵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扛起先行区建设这一重大责任,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160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上个月,我省举办了“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省委主要领导在会上明确提出,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们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政策、资金、体制等方面入手,牵头研究制定了《三年财政政策》,统筹资金、集聚资源推动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


二、政策主要特点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先行区建设方向要求、目标路径,加强统筹谋划,力求精准有效、务实管用。主要有四方面特点:一是政策衔接紧。《三年财政政策》,与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等重大政策文件作了紧密衔接,既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又结合先行区建设实际需要作了系统化考量和财力匹配,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支持靶向准。《三年财政政策》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等,靶向发力、精准施策,这都是先行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策的出台将为先行区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三是投入力度大。通过加大资金资源统筹,拿出“真金白银”保障先行区重点任务落实。初步测算,仅落实2023年政策,全省各级财政将投入资金1800多亿元,为先行区建设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四是方式手段新。在政策设计上,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工具组合效用,用好“降”的手段,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减轻税费负担;加大“奖”的力度,对发展潜力大、成效好的地区和企业给予奖补,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活力和动力;发挥“引”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集聚资源、协同发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聚强大势能。


三、政策主要内容


这次推出的政策“红包”,包括11个方面、46条具体政策措施,可以概括为“四个聚力”:

第一,聚力推动经济量质齐升。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阶段,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有责任、有能力、也有条件,全力稳大盘、挑大梁。我们将精准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优势,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着力强信心、稳预期、扩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比如,为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创新多元化投资模式,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专项债券等多种方式,推动政府和市场形成投资合力,着力解决“为什么投、往哪投、谁来投、怎么投”等问题。又如,为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统筹财政资金,支持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文化旅游惠民消费活动,落实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拓展绿色消费等新场景,支持各市发展电商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又如,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外贸出口对山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更好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我们积极完善“鲁贸贷”“关税保”和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增信等政策,帮助山东自贸试验区赋能增效,促进外贸固稳提质。再如,为更好发挥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作用,我们积极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奖励,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强化对民营企业的全链条支持,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第二,聚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近年我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产业“换挡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但对标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任务依然艰巨。为此,我们锚定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推动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上,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比如,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推进新一轮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又如,围绕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十大”创新,加快构建“1313”四级实验体系,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投入,安排60%左右的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金支持培育新动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重点人才引育工程,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再如,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深化水资源税改试点,实施跨流域生态补偿,支持建设现代水网体系,落实省级生态文明奖补机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我们还聚焦落实黄河国家重大战略,设立100亿元的黄河流域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手段,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第三,聚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先行区建设成效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山东,就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制定《三年财政政策》时,我们牢记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围绕推动城乡区域更加均衡、更加协调地发展,对相关政策作了系统布局和谋划。在统筹区域协同发展方面,重点围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施工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十强县”财政激励政策,每年在全省择优选择10个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工业强县,每个给予4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支持;每年选择10个农业基础好、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强县,每个给予1亿元资金支持,示范带动县域经济差异化、错位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提档升级方面,从构建更高质量农业稳产保供体系、支持农业高质高效全链条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等方面,研究提出一系列务实措施,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对加大民生投入、落实民生政策,着力解决居民群众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了具体政策安排,目的就是要让高质量发展的实绩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同时,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出支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等具体举措。

第四,聚力提升财政综合保障能力。推进先行区建设,资金需求大,政策要求高,对财政的综合保障能力、调控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立足先行区长远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优化管理机制、完善政策体系。比如,围绕提高财政“保障力”,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实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高效集约用好财政资金,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又如,围绕改善财政“调控力”,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实施激励性转移支付,充分激发市县经济发展活力,鼓励地方竞相发展、加快发展。再如,围绕硬化财政“约束力”,进一步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抓好注册会计师行业“四类”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加强资产评估行业、代理记账机构监管,大力整饬财经秩序,为先行区建设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各位媒体朋友们,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蓝图已经绘就,关键看落实。省财政厅将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扛牢责任、强化担当、真抓实干,努力推动更多政策资金向先行区倾斜,更多改革试点在先行区先行先试,汇聚更多资金资源向先行区聚焦聚力,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希望广大记者朋友们持续关注、共同做好政策解读,多提宝贵意见,推动各项政策尽快落地见效。谢谢大家!


李康: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新华社记者:

《三年财政政策》中提出“把支持重点项目作为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点抓手和切入点”。请问,下一步山东将如何发挥政策作用,加快实施重点项目,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王福栋: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知道,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抢抓发展机遇、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有效载体。全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每年谋划推出一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构建了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库;设立了重点项目落地、“五个一”协调推进、“要素跟着项目走”3大保障机制和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

一是加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持力度。省里专门设立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目的是支持各地加大项目谋划力度,提高项目谋划储备质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前期工作经费支持力度,引导支持地方转变项目谋划理念,拓宽项目谋划视野,提高项目谋划水平和实效;进一步强化招引项目攻坚,努力引进更多投资规模大、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好项目、强项目,更好发挥项目对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作用。

二是加大政策性资金对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我们将继续盯紧抓牢各级重点项目,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实施进度。在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金融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争取上,加大对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在省预算内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新旧动能转换重大科技攻关资金、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资金、蓝色产业领军人才资金等方面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支持。

三是高质量抓好重点项目保障服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策集成,加大“政策包”推送力度,方便企业、项目了解政策“真金”。进一步落实好“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闲置存量土地,健全能耗指标收储交易机制,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同时,配合省委办公厅更好发挥“四进”攻坚机制作用,把督导与服务统一起来,着力解决落地难、进度慢等问题,确保应开尽开、加快实施、早见成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传统产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根基和优势,也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关键环节。《三年财政政策》中明确提出“支持传统支柱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请问,下一步将我省将采取哪些政策和措施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焉杰: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将其作为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关键一环,汇聚政策合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省级财政持续加大支持力度,聚焦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水平技术改造、数实融合发展、产业生态优化提升等重点方向,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近20亿元,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三年财政政策》推进落实,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统领,聚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在四个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突破提升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着力推进产业布局调整。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深入落实各项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综合奖补政策,有效推动了钢铁、焦化等高耗能行业组织实施产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以及化工、氯碱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支持方式,落实钢铁、焦化、炼化产能退出转移财政资金奖补政策,根据转移(退出)产能规模,按照规定奖补标准,对涉及的市、县(市、区)给予综合奖补;深入落实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选树财政奖补政策,对每个标杆园区和企业分别给予奖补,切实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打造智能化改造示范样板。

二是着力推进技改升级。深入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聚焦项目载体,放大政策效应,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好财政政策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用足用好6.5亿元省级高水平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创新实施设备奖补、技改专项贷、股权投资等政策,支持企业实施新一轮的技术改造行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比如,对纳入省级“技改专项贷”项目库中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按照银行最新一期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一定比例给予贴息支持,破解技术改造资金瓶颈。对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过程中,设备和配套软硬件系统的购置费用及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购置费用,按照一定比例给予支持,充分调动技术改造积极性。

三是着力推进融合赋能。以促进数实深度融合为主线,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梯次培育、核心产业倍增等一系列务实行动。持续支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优化完善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财政奖补政策,统筹省级专项资金,实施5G基站建设财政激励政策,支持布局一批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比如,对综合排名前10位的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按其服务企业上云上平台收入总额的10%-30%,每个给予最高200万元奖补;对指标综合排名前5的二级节点,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对面向智能制造等垂直领域开展创新应用,且日均流量超过30GB的5G基站,给予每个最高5000元补贴。

四是着力推进生态打造。创新打造“点、线、面”协同发展格局,多维度做好政策保障。“点”上强企业,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打造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线”上强链条,深化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每年选取10个左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促进机构,每个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励。“面”上强集群,开展产业集群培优培强工程,统筹现有省级工业转型发展资金,对新建成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分别给予适当支持,推动集群重点项目和促进组织建设;支持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对综合评价结果居前10位的,省级财政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高水平的资金保障,加快打造一流产业生态,推动全省传统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谢谢大家!


大众日报记者: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请问,生态环境领域如何更好地支持先行区建设?

葛为砚: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全局突出位置,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最优水平,2022年,细颗粒物浓度36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改善33.3%,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较2017年提高31.3个百分点,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央和省级生态生态环境资金是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的重要保障,也是生态环境领域较为稳定的资金渠道。2023年至2025年是美丽山东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起势发力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全面用好财政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生态环境领域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近几年,经过积极争取,我省中央生态环保资金争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支撑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接下来,我厅将继续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强化陆海统筹,构建完善区域—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协同推进陆源污染治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近岸海域水质改善。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确保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二是加快推进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深化“四减四增”行动,引导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对传统产业升级、工业污染治理、清洁能源替代、柴油货车和工程机械淘汰更新、铁路专用线建设等领域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项目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多措并举促进节能降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降碳促减污。积极应对欧盟碳关税,“十四五”期间完成600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足迹评价试点。筛选一批低碳工作基础较好、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园区和社区等开展试点建设,总结近零碳试点建设模式和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近零碳发展经验。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降低“含碳量”。

三是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完善分类补偿制度,创新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方式,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配合省财政厅完善黄河流域鲁豫两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扩大实施范围、增加补偿指标、调整补偿依据等优化补偿协议。通过纵向补偿“传导压力”,通过横向补偿“压实责任”,不断完善责任清晰、合作共治、纵横结合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促进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落实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制度,支持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配合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推进泰沂山区、小清河、南四湖、大运河等重点生态区域保护修复。深入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总之,通过多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生态环保资金的引领作用,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更好地支持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这次省政府出台的文件,涉及一揽子高含金量的财政政策,请问财政部门在抓政策落实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和打算?

崔宗涛: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次省政府出台的一揽子财政政策,涵盖了税费调节、资金投入、体制激励、政策引导等诸多方面,是一套靶向准、落点实、含金量高的政策“组合拳”。下一步,省财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从四个方面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一是细化配套政策。为确保《三年财政政策》落实落地,省财政厅同步制定了《2023年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具体财政政策措施》。我们将以这一揽子政策为统领,进一步研究制定配套实施细则,细化形成“落实脚本”和“操作指南”,逐项明确责任分工、支持方式、申报流程等,切实保证各项政策的有效性、可及性。同时,积极通过新闻媒体、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渠道,“送政策上门”,确保各项政策应知尽知、能享尽享,让政策红利尽快转化为发展红利。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省财政将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统筹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先行区重大战略、重点项目的财力保障。比如,在预算安排上,紧紧围绕《三年财政政策》重点支持方向科学安排预算,集中资金保障政策落实;在政府专项债券分配上,对符合条件、带动力强、收益较好的先行区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支持。

三是注重财金联动。推动先行区建设,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目前,我省已经建立了覆盖动能转换、区域发展、科技创新等绿色低碳全领域的政府引导基金、融资担保、股权投资体系。下一步,将持续完善财金联动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综合运用奖补贴息、政府基金、股权投资等手段,为市场主体增信,为实体经济赋能,为先行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

四是强化跟踪问效。密切跟踪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资金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问题。对资金规模大、涉及面广的政策资金,充分运用预算评审、绩效评价、财会监督三把“利剑”,加强跟踪监控和绩效评价,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地、发挥实效。谢谢大家。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