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是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公益性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是国家农业科技黄淮海创新中心和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承建单位。内设11个职能处室和12个研究所,下属预算单位10个,其中公益一类单位8个,公益二类单位2个。截至2023年底事业编制2380人,2023年末实有在职人员2012人,离休人员17人,退休人员2041人,遗属161人。
(二)部门预决算情况
省农科院2023年度预算总金额为198285.1万元,其中:年初结转和结余为51589.1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910万元,事业收入48606.48万元,其他收入22876.6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302.91万元。部门预算总收入中,基本支出安排为61846万元,项目支出安排为136439.1万元。
省农科院提供的2023年部门决算报表,实际预算支出145766.3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8949.24万元、项目支出76817.11万元。
(三)部门整体绩效目标
“十四五”期间,以“翅膀论”为引领,坚定不移地“打造一流农科院、走在全国最前列”,到2025年基本实现“综合实力、人才团队、成果转化、对外合作、院所治理五个走在最前列”的发展目标,成为农业强省的强大翅膀、科技强省的战略力量、齐鲁样板的助推先锋。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评价的范围和目的
评价范围:省农科院及所属单位2023年度部门预算资金207718.12万元。
评价目的:按照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的要求,围绕省农科院“十四五”发展规划、部门战略目标和职责目标,以预算资金为主线,统筹考虑资产和业务活动,聚焦部门预算管理的关键点和薄弱点,评价部门预算管理水平和业务实施效果,促进省农科院提升履职效能,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山东省省级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以“三定”方案确定的工作职责、行业和部门中长期工作规划、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部门核心业务等为依据,梳理省农科院工作内容和要求,从财政资源配置、预算管理、绩效管理、部门履职效能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部门整体成效与核心业务实施效果,客观反映部门绩效状况和整体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三、评价结论情况
(一)综合评价结论
2023年度省农科院预算整体绩效评价等级为“良”。
(二)绩效分析
1.财政资源配置
预算安排与部门职能匹配度方面,“创新工程-条件平台建设与运行-科研附属设施配套”项目年初预算240万元,“山东农业科技创新园配套设施建设及运行”项目年初预算280万元,均用于省农科院核心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增设高压配电设施建设。
2.预算管理
预算执行进度方面,省农科院9月底、11月底实际执行进度低于时间进度;收入预算完成率方面,省农科院本级及所属9个单位中7个单位资金收入偏离度超过20%;财政结转结余控制率方面,省农科院2023年度财政结转结余总额为462.09万元,上年度累计财政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为8.33万元、财政结转结余变动率为5447.3%;预算管理一体化和项目库管理情况方面,省农科院对非财政拨款项目管理不细化,多个不同类型项目合并进行目标管理,合并设置的绩效指标仅涵盖少量项目,任务书验收与项目目标管理脱节;内控建设规范性方面,省农科院所属畜牧兽医研究所2023年未开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抽查发现存在未经审签实际履行合同的情况;会计核算规范性方面,2023年所属单位上交成果转化收益、下拨所属单位经费在汇总编制部门决算报表时未抵消,山东百世年实业有限公司、山东锦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5笔房租收入合计337.1万元上缴延迟,进而影响省农科院及时确认收入;政府采购管理方面,省农科院政府采购执行率仅为52.92%;资产管理方面,省农科院所属茶叶研究所将资产66.9万元以乡村振兴帮扶的形式提供给山东春曦茶叶有限公司无偿使用,未按照规定进行审批,经抽查发现院机关闲置办公桌椅及文件柜等27项固定资产合计3.19万元均未粘贴固定资产条形码。
3.绩效管理
绩效目标管理方面,部分项目绩效指标设置不完整,指标设置矮化,指标缺乏可衡量性,与项目内容不匹配;绩效主体责任落实方面,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实现全面覆盖。
4.部门履职效能
政策制定执行有效性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存在资金分配分散、聚焦重大核心目标不够、重大创新产出等约束性考核指标不突出、项目目标管理多以预期性考核指标为主、任务书考评与项目目标管理脱节的情况,2023年部分项目未组织评审,尚未依据任务书进行考评;项目支出绩效复评方面,省农科院共433个省本级支出项目,结论为“中”的项目20个,主要原因为预算执行率低、项目未完成、产出和效益指标缺乏支撑材料;重大政策项目实际绩效方面,部分重大项目存在建设和资金支出进度滞后的情况,影响了项目效益及时发挥,降低了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三)取得的成效
省农科院2023年在省属综合事业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中,继续保持“优秀”等次。在省科技厅组织的科研事业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中,作物所、农机院和果树所3个法人单位获评“优秀”等次。全院内部控制报告、国有资产年报编报工作获得省财政厅通报表扬,财务制度改革情况被评为行政事业单位优秀会计案例,5个二级单位获得省财政厅“省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成绩突出单位”。
(四)存在的问题
1.财政资源配置方面
存在预算安排不够细化明确的情况,预算编制精准度有待提高,如:“创新工程-条件平台建设与运行-科研附属设施配套”项目年初预算240万元,“山东农业科技创新园配套设施建设及运行”项目年初预算280万元,均用于省农科院核心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增设高压配电设施建设。
2.预算管理方面
一是部门预算执行进度较慢。省农科院2023年9月底、11月底每个考核时点支出进度分别是72.04%、89.36%,未达到预算执行时间进度75%、92%的比例要求。项目预算执行率较低,有85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50%,占总项目数的20%,涉及资金6.7亿元。二是收入预算测算不准确,单位资金收入偏离度较高,省农科院及所属单位中7个单位资金收入偏离度超过20%。三是财政结转结余变动率较高,2023年度财政结转结余总额为462.09万元,财政结转结余变动率为5447.3%。四是内控建设规范性有待提升,如省农科院所属畜牧兽医研究所2023年未开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五是会计核算规范性有待提升,部门决算报表未按规定汇总抵消上交收益和下拨经费,导致决算报表多计“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5096.84万元。六是政府采购执行率较低,全年政府采购预算金额21533.55万元,执行率仅52.92%,尚有10137.27万元未执行。七是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未按权限审批出借的情况,如茶叶研究所将全自动小茶饼机、全自动茶叶包装机及茶园信息采集系统,以乡村振兴帮扶的形式提供给山东春曦茶叶有限公司无偿使用,未按照规定进行审批,资产合计66.9万元。
3.绩效管理方面
存在部分项目绩效指标设置不完整,指标值设置矮化,指标缺乏可衡量性,与项目内容不匹配的情况。如部门整体绩效指标“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目标值为1亿元,实际完成值2.19亿元,完成率为219.28%。
4.部门履职效能方面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聚焦重大核心目标不够,重大创新产出等约束性考核指标不突出。存在资金分配分散,项目目标管理多以预期性考核指标为主的情况,任务书考评与项目目标管理脱节,2023年部分项目未组织评审,尚未依据任务书进行考评。二是项目支出自评结果客观性不足,部分指标完成值缺乏佐证材料。省农科院支出项目中结论为“中”的项目20个,主要原因为预算执行率低、项目未完成、产出和效益指标缺乏支撑材料。三是省农科院部分重大项目存在建设和资金支出进度滞后的情况,部分重大项目未按计划建设进度执行,项目预算执行率低,预算资金申请与项目资金需求不匹配,降低了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影响了项目效益及时发挥。
四、意见建议
(一)完善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度。
一是严格落实“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各项非财政拨款收入预算编制应结合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充分考虑增收、减收因素,根据收入项目合理预计下一年度非财政拨款收入,结合年度重点任务按照支出需求安排预算,提高基本支出预算性质和经济分类的准确性,提升项目支出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预算资金在不同项目、不同用途间调制。二是强化预算执行刚性控制,严禁超预算支出,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项目间资金调剂,确需调整收支预算的,应按规定报经财政部门批准。
(二)提高项目支出管理水平,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分析财政拨款项目结转形成的原因,根据项目资金需求申请预算资金,按计划及时组织项目实施,提高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提高决算报表数据准确性。汇总编制部门决算报表时,抵消所属单位上交成果转化收益和下拨所属单位经费等内部事项,真实反映部门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数据。三是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粘贴条形码等实物资产管理,处置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对合同订立的管理,严格执行经济业务合同事前审签制度,合同正式签订前,不得实际履行合同,充分发挥合同的事前控制作用。
(三)提高绩效指标科学性和自评客观性,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实效。
一是提高绩效目标科学性,绩效目标和目标值是绩效目标管理的关键,绩效指标设置要做到完整、全面,绩效指标可衡量,绩效指标各级次之间相对应,绩效指标与项目实施内容相匹配,避免因目标值设置矮化失去绩效目标管理的考核约束作用,为预算编制、运行监控、评价应用提供基础和依据。二是加强和重视绩效自评,做到佐证材料充分、评价结果客观,提高绩效自评报告质量,原因分析要透彻、改进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注重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管理和调整预算的重要依据。
(四)聚焦国家和山东省重大战略,着力突破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核心技术。
项目产出数量指标要明确考核质量要求,突出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植物保护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约束性考核指标,要在项目目标基础上形成创新工程整体目标,申报项目要全面组织评审,聚焦“突破卡脖子技术”“突破山东主导产业或产业转型急需关键技术”等核心技术指标,合理分配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加快破解农业重大科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