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预算绩效信息公开

2023年度山东省邮政业安全中心部门预算整体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日期:2024-12-30 19:24 浏览次数: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山东省邮政业安全中心(以下简称省邮安中心)是省委编办批复设立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山东省邮政管理局直接管理,经费来源为省财政拨款。截至2023年末,中心共有事业编制10名,实有在职人员5人,无离退休人员。主要职能是承担全省邮政行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工作,为邮政行业安全监管、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承担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受理工作。

(二)部门预决算情况

1.2023年度收入预决算情况。年初预算收入129万元,决算收入130.69万元,均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2.2023年度支出预决算情况。年初预算支出12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2万元,项目支出7万元。年终决算支出130.6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3.69万元,项目支出7万元。

3.项目支出预决算情况。2023年省邮安中心共有2个项目,预算支出7万元,决算支出7万元,预算执行率100%。

(三)部门整体绩效目标

不断加强内部文件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保障国家邮政局“绿盾”系统的正常使用;拓宽信息化监管覆盖面,加强异常数据研判,发挥行业安全应急作用;多措并举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维护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评价的范围和目的

评价范围:2023年度省邮安中心部门预算资金130.69万元,以及相关制度建设、机制运行、政策落实和任务完成情况。

评价目的:通过实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以预算资金为主线,对省邮安中心2023年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涉及的目标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及成本控制等进行梳理,对部门履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考察财政资金实际支出效果,进一步压实部门绩效主体责任,提升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二)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评价从财政资源配置、预算管理、绩效管理、部门履职效能等方面,对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情况进行评价,按照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绩效相关等原则,根据指标体系对部门预算整体进行全面梳理、评价。

三、评价结论情况

(一)综合评价结论

省邮安中心2023年度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总体评价等级为“良”。

(二)绩效分析

1.财政资源配置。省邮安中心预算安排和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省委省政府年度重点任务匹配度较好,重点项目支出安排率较高,按照预算管理统一要求,部门严格控制费用,“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五项经费控制率为67.69%。

2.预算管理。部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按时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预算管理较规范,按要求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各模块应用达标,部门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采购活动合规合法,资产管理相对规范,新增资产及时登记入账,财会管理整体较规范,成立内控领导小组,建立较为完善的内控体系。但部门内控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会计人员任用不规范,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执行力度不强,资产管理规范性不足,存在资产使用性质不明确等情况。

3.绩效管理。部门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年度工作任务、业绩水平等设置了较为完整的绩效目标,全面落实实施绩效管理要求,实现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全覆盖,绩效管理制度较为健全。但部分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部门整体绩效意识有待加强,部分指标未量化、难以衡量,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情况不佳,2个项目未开展绩效评价。

4.部门履职效能。部门按时完成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2023年年度重点任务完成率达100%,但也存在工作任务完成效果不佳、项目支出绩效复评结果与自评结果存在差异、重大政策项目实际绩效仍需提升等情况。

(三)取得的成效

1.行业运行监测更全面。利用邮政业安全监管平台,加强行业运行监测。通过快递大数据分析我省“名优新特鲜”农产品流向,为“农产品出村进城到家”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保通保畅,对顺丰、中通等快递服务进行大数据跟踪,编发《全省快递企业运行监测情况通报》25期向社会公报。

2.信息化平台应用取得新进展。《邮政快递业末端网点监测服务平台》纳入我省2023年重点项目。建立运行通报机制,印发《“绿盾”工程信息系统应用情况通报》12期。

3.安全监测预警更快捷。编发《邮政快递业运行和安全信息周报》共52期,编发《亚运会期间寄递渠道安全快报》《快递业务旺季生产运行专报》10期。

4.申诉处理更及时。加强申诉受理,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收寄邮快件合理诉求。

(四)存在的问题

1.内控管理落实不够到位,精细化水平待提升

一是内控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二是会计人员任用不规范。三是政策要求落实不到位。四是资产管理不规范。

2.预算绩效管理不够规范,管理实效待提升

一是项目绩效目标管理不够规范。二是指标值未进行量化,难以衡量。效益指标值的设定存在较多定性描述。三是自评结果未整改。四是部门未履行绩效评价职责。五是项目绩效复评与自评结果存在差异。六是重大政策项目实际绩效效果不佳。

3.部门工作质效未达预期,履职效能待提升

一是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效果有限,宣传途径单一,宣传力度不够。二是综合绩效仍需提升,部门运用党建理论指导实践还不够深入,信息化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意见建议

(一)提升预算精细化水平,实现预算执行全过程控制

一是强化部门内控管理,提升部门精细化管理水平。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梳理和规范,建立健全操作实用、程序规范、制约有效的内控机制。推进财务全过程跟踪管理,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切实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对所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各项要素进行核对,降低合同风险,堵塞经济行为漏洞,同时加强项目验收环节的把关,真正将内控制度落在实处。二是规范会计人员任用使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不相容岗位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三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会计核算质量。财务人员要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做到依法用财,提高资金拨付审批程序和手续的严谨性。四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充分运用一体化系统,严格执行采购预算,根据年初预留份额,严格落实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将绿色发展等政策要求落实到位。五是加强资产管理,明确产权关系。及时与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对接,签署房屋使用协议,明晰资产的产权关系,做到账实相符、账表相符。

(二)强化目标指导约束作用,提高绩效管理业务水平

一是不断压实绩效管理责任。做好绩效全过程管控,按照事前评估、事中监控及时纠偏、事后评价原则,不断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资金使用单位预算绩效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加强对业务处室和业务指导,提高绩效目标填报工作和佐证材料提供工作的规范性,重点关注预算绩效管理新增用户及人员的培训成效。二是加强绩效目标设置。按照量化、精准、实用的原则,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科学合理的设置绩效目标,压实对绩效目标合理性、完整性的审核责任,推进部门系统内部绩效指标库建设,对所有项目做到应评尽评,合理设置指标体系,推动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性。三是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引导单位加强绩效自评结果运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做实绩效自评。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切实落实问责机制,力求以倒逼机制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四是规范开展绩效自评。在自评内容上,要涵盖所有项目的总体绩效目标、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在自评方法上,要合理设定指标权重,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比较法;在实施过程中,要保证自评证明材料真实完整,评分依据充分。

(三)优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促进部门履职效能

一是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规范开展行业安全检查。继续做好邮政快递业技术服务保障、安全监测预警。发挥“绿盾”工程作用,强化行业情息化,智慧化安全监管。二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加强行业运行监测预警和舆情处置,多形式、多渠道做好突发应急事件应对工作。三是加强单位内部协作。科室间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重点任务的完成,提升履职能力,推动部门综合绩效更上新台阶。


信息来源:山东省财政厅网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